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策略探究
黄修茂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二中学 525432
一、引言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是最直观、最具表现力的要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但是,目前初中美术色彩教学还存在着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探讨色彩教学的有效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二、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单一的教学模式的局面。很多教师过分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简单地讲解色彩理论或者简单地进行色彩演示,缺少对项目式学习、探究式教学等多样化方式的使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热情低下,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与质量。
( 二) 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不强
学生对色彩的认识与运用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由于缺乏系统的观察训练,一些学生对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等属性变化的感知能力不强,很难准确地把握其情感表达与搭配的规律。这在色彩写生与创作过程中尤为突出,学生们经常不能将自己的艺术情感和创意构思有效地发挥出来。
(三)缺乏实践机会
色彩教学需要充足的实践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然而现实教学中存在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课时安排紧凑,难以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作时间;另一方面许多学校缺乏专业的画室、充足的画材等教学资源保障,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学生色彩技能的有效提升。
三、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一)基于情境教学创设色彩情境
以情境教学理念为基础,创设丰富的色彩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与审美素养。生活情境的创设重在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现象进行观察与发现。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校园色彩进行调查,让学生们认真地观察不同时段天空颜色的变化,季节更替中植物颜色的变化,以及不同灯光下校园建筑的颜色表现。
例如,湖南美术出版社的教材中,可结合校园写生活动,让学生记录晨光下教学楼的金黄,下午操场的绿意盎然,傍晚天空的绚丽晚霞,这些真实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和观察力。创设情境,通过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色彩表现力的认识。结合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材中梵高的作品《向日葵》,老师可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画家是怎样用强烈的黄色来表达生命的激情,怎样用互补色的对比来加强作品的视觉冲击,怎样用笔触和色彩的变化来传递感情。
(二)实践操作增加色彩实践机会
色彩教学应当注重实践操作环节,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色彩调配实验是基础而重要的实践环节,教师可以设计系统的色彩混合训练,让学生通过亲手调配颜料来掌握色彩的基本规律。
例如,使用湖南美术出版社教材中的色彩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三原色的混合实验,观察间色的生成过程,探索复色的丰富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直观理解色环的构成原理,更能培养对色彩微妙变化的敏感度。绘画创作则是更高层次的实践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将所学的色彩知识运用到创作实践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观察自然风光中的色彩关系,尝试用色彩表现季节特征和时间变化;也可以安排静物写生课程,让学生研究不同材质物体的色彩表现特点。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
在现代美术教育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资源能够显著增强色彩教学的效果。视频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直观而生动的学习材料,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优质的艺术纪录片和教学视频,如色彩理论讲解视频、名家创作过程记录片等。例如,在讲解色彩对比原理时,可以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动态演示互补色、冷暖色等对比关系的视觉效果;在介绍某个艺术流派时,可以播放相应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艺术家的创作背景和色彩运用特点。这些视频资源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软件的应用则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实践的平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专业的绘画软件进行色彩练习,这些软件通常提供丰富的色彩工具和实时调整功能,学生可以方便地尝试各种色彩组合效果。例如,使用数字调色盘进行色彩搭配实验,即时看到不同配色方案的效果;或者利用图层功能进行色彩叠加实验,理解色彩混合的规律。这些互动软件不仅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培养了他们的数字艺术素养。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色彩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它能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小组讨论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教师可设计开放性话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色彩运用的艺术规律。如在欣赏某一经典作品时,可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其色彩构成特征、色彩情感表达及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加深对色彩的认识。
小组合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艺术表达能力。教师还可设计一些合作的艺术方案,如大型壁画、主题装饰画等。如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组织学生小组创作一幅反映校园生活的大型壁画,每一组负责一部分的色彩设计与绘制,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在此过程中,同学们需要就整体的用色方案进行协商,协调各自的创意风格,共同解决创意过程中出现的技术性难题。藉由这次合作创作,同学们不但能提升色彩的运用技巧,更能培养团队精神与沟通技巧。
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创设色彩情境,增加色彩实践的机会,使用多媒体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等策略,可使学生对色彩的感知与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初中美术教学中,老师们要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把色彩教学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程 航 . 新 课 标 下 初 中 美 术 色 彩 教 学 策 略 探 究 [J]. 中 学 课 程 辅导 ,2024,(21):111-113.
[2] 严雪凌 . 以实践为导向的初中美术课程中色彩教学策略探讨 [J]. 色彩 ,2024,(03):142-144.
[3] 李 鱻 . 核 心 素 养 视 域 下 初 中 美 术 色 彩 教 学 策 略 探 讨 [J]. 色彩 ,2024,(01):145-147.
[4] 强亚萍 . 初中美术色彩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J]. 色彩 ,2023,(07):154-156.
[5] 席宏光 . 初中美术“色彩风景画”单元化教学策略刍议 [J]. 新课程研究 ,2022,(22):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