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研究
蒋璐
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 223900
引言
以“核心素养”概念提出为契机,课堂教学迎来新机遇。伴随此概念的提出,人们对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文化素质以及语言能力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英语,也需将“核心素养”理念贯彻于教学之中,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中学英语教师要对教材深入挖掘,对教学内容适度拓展,对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祖国培养新一代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我国初中英语教育的现状
(一)重知识灌输,轻思想素质培养
当前中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着一个过于侧重基础知识传授、却忽视学生思想素质培养的问题。英语学习的基石是基础词汇与语法知识,所以注重巩固基础知识本身并无不当之处。但要是仅仅为了应对中考,就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这显然是不可取的。不可否认,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存在。倘若长此以往,学生的英语思维便会遭受束缚,从而沦为“考试机器”,英语课堂也将偏离素质教育原本的方向。
(二)课堂教学改革流于形式,缺乏语言氛围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推进的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呈现出蓬勃开展的态势,各种新教学方法接连不断地涌现,然而实际所获效果却并不理想。教师于课堂之上的主导地位,并未产生根本性的改变,那所谓“新瓶装旧酒”的教学改革,最终沦为一种形式,没能从根本层面扭转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英语课堂由于欠缺有效的交流互动,致使课堂气氛变得沉闷,学生的学习动力也随之不足,进而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造成了影响。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以兴趣为主要来源的学生学习动力,使得教师应以“可视化”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方面,注重教学灵活性的教师,需促进学生于学习过程中的成长,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要让学生对英语形成浓厚兴趣,充满趣味的课堂必不可少,这便要求精心备课的教师,将英语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融合,让学生处于“有话可说”的状态。
例如,教学“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这一内容时,教师备课过程中,除对课堂重点加以把握外,更需思考怎样让课堂趣味性更强。就该篇课文而言,可把课堂设定成盗窃现场情境:假定一位学生财物失窃,几位学生充当目击证人,运用英语描述他们所见到的小偷模样;另一位学生扮演警方人员,依据目击证人描述找出小偷并实施抓捕,最后对小偷长相进行描述。如此这般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体会英语实用性,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学生英语知识积累。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安排学生用英语描述老师与同学,以使英语学习更灵活、更具实用性。
(二)组织合作探究教学,在交流中提高合作意识
新课改背景下极具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应用于英语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其主动性与积极性。但实践中,不少教师开展合作探究教学,受教学压力、时间等因素影响,常因学生参与度不足、个体差异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欠佳。所以,教师应采取科学分组方式,对合作学习进
行有效组织。
首先,在教学过程里,依据学生个体能力差异与教学内容,按照组内异质原则对学生展开合理分组的教师,可使学生意识到团队里每个成员皆为协作个体,明白相互协作乃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关键之处的这种合理分组方式。其次,教师布置作业之后,借助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书本等教学资源补充知识、获取信息,并发挥督导作用以促使学生认真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这种方式。最后,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为学生安排如自主预习词汇并进行听写、针对课堂问题开展小组讨论等合适学习任务,进而实现合作学习效果、提升学生整体英语素养的教师。
(三)增强课堂互动,提升思维能力
在英语核心素养里,思维素养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凭借积极的课堂互动,促使多元的思维碰撞得以激发,这是能快速提升学生英语思维水平的有效途径。基于此,在教学实践当中,教师应当采用“以问题促思”这种教学方法,增强课堂具有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激活他们所具备的思维。
例如,在教授“Animals in danger”单元时,教师按先学后教原则设计一些诸如“哪些动物处于危险之中?它们为什么会处于危险之中?如何保护这些动物?”等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和思考过程中得出相关结论、形成初步认知,接着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发表看法,学生可对他人观点发表意见或提出自己见解以引发思考和讨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归纳进一步明确学习重点。在提问推动之下,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得到促进。借由对问题的探索,学生提取课文重要信息、归纳动词不定式不同形式及使用方法的行为被激发,进而学生英语词汇量得以扩大。与此同时,学生对课文思想内涵的思考被激发,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得以实现,他们对濒危动物及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也得到培养。
结语
综上所述,本质上作为对语言系统进行探究过程的英语教学,短期内难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对于日益多样化的教学需求,保持平和心态的教师,应客观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突破传统的课堂组织模式。以“核心素养”为指引,做到“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加快教学改革步伐,构建富有魅力英语课堂的行动需积极推进。
参考文献:
[1] 邓玥.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2025.
[2] 格桑玉珍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C]//2024 中青年教师发展经验交流会——人工智能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论文集(上).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