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法应用探讨
刘文
凤台县第二中学 232100
引言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使其深入理解诗文的内涵,成为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挑战。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以创设特定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感受教学内容的方式,在近年来的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学生可以更加自然地进入诗词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魅力。本文将结合人教版(2022 年版)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分析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与效果,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价值,并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实践建议。
一、情境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意义
1. 情境教学法的基本概念
情境教学法源自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该方法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还要通过生动的情境使学生在感官和情感上与学习内容产生直接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通过让学生置身于与诗文相关的环境中,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感知文字背后的情感与意境。例如,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描述与诗句相关的自然景象或历史背景,将学生带入诗人创作时的情境,让他们更加贴近作品的情感世界。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
2.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作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在感官上、情感上与教学内容建立直接的联系。在古诗词教学中,诗歌的美不仅仅依赖于字词的表达,更依赖于其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诗词内容契合的情境,使学生能够通过想象或模拟感受到诗中的美感。例如,在讲解《登高》时,教师通过描述作者登高远望的场景,帮助学生感知诗人面对壮丽山川时的内心世界,增强其对诗词的理解力和共鸣。这种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对诗歌深层含义的直观感知。
3.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意义
情境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的意义在于其能够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参与度。通过情境创设,学生不仅仅是在被动接受知识,更多的是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自主学习和体验。例如,教师在教学《登飞来峰》时,通过播放与高山、远景相关的音响效果,使学生感受到诗中宏伟、壮丽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情感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与艺术魅力。通过感知和体验,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从文字层面升华到情感层面。这种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使其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情感、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二、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 创设多元化的情境体验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的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和艺术价值。情境创设不仅局限于课堂内的语言描述,也可以通过环境的营造、道具的使用以及音乐的配合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例如,在教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激烈的风雨声,模拟诗人感受到的狂风骤雨的场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体会到诗人对自然力的感叹以及他在困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情境体验的设计应紧密结合诗词的内容与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如电子白板、投影仪和互联网资源,呈现雨天的景象和风雨交加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背后的哲理与情感。在教学《逢入京使》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京城的繁华景象,播放具有古风的音乐,帮助学生感受诗人对故乡和京城的复杂情感。通过这种情境的引导,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
2.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情境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网络平台和互动软件,创造出更加生动和直观的学习情境。例如,在教学《黄鹤楼》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黄鹤楼远眺长江的壮丽景象,配合激昂的古筝音乐,将学生带入诗人李白的豪情与思绪。通过多媒体技术,诗歌中的空旷、遥远的意境得以更加具象化和生动化,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中的壮丽景色与离愁别绪。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站在黄鹤楼上远望长江时的豪情与悲壮,提升情境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在互动体验中更好地领略诗意与情感。
3. 鼓励学生参与情境创设与互动
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单方面的设计和实施。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到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共同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水调歌头》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和道具表现诗中的场景。每个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诗歌中的意境,学生通过这种参与式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艺术手法和情感内涵。情境创设的互动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诗词情境相关的情感讨论或互动活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通过集体讨论和互动,学生能够从他人的理解中获取新的视角,拓宽自己的思维深度。同时,互动讨论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和意境,提升对诗歌的感知力和共鸣力。教师通过多元化的情境设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设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情境教学法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将抽象的诗词内容具体化,使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未来的教学中,情境教学法应不断得到创新与优化,教师应根据不同诗歌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类教学资源,设计出更具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同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更丰富的互动和创设过程,让学生在教学中成为积极的参与者。情境教学法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还能够激发其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莉 . (2020).《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教育科学 , 3, 34-37.
[2] 王芳 . (2018).《情境教学法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教育研究与实践 , 5, 121-124.
[3] 王丽 . (2021).《情境教学法与学生情感体验的关系研究》. 教育理论与实践 , 9, 45-48.
[4] 刘明 . (2019).《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 , 12,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