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家校融合视域下培智小学生活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曾庆莉

广汉市特殊教育学校 四川德阳 618300

引言:家校融合强调家庭和学校两个教育主体的共同努力,一同开展教学活动,多角度完善课程教学,不为学生造成较大学习压力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就培智学校的教育活动而言,教师和家长需要投入更多时间精力,关注心理变化,结合身心发展特点设计教学方案。教师可以从课程教学的目标、特点、要求等入手,以教育共同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进步。

一、以家校融合完善教学活动的意义

作为教育领域的关注重点,专家学者围绕培智教育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和讨论,得出了许多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实践教学活动反馈总结了多样化的教学策略,致力于强化特殊儿童的思维认知能力。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切入,家校融合抓住了学生依赖家长这一心理特征,满足了心理需求和情感需要,使其更加愿意参与到课程学习中,主观意愿更强,有利于教学效果提升。另外,家校融合增进了教师和家长的互动交流,互相了解对方的教育职能、教学内容等,便于在学校和家庭两个环境中采取更加恰当的教学手段,互为补充,建立高效教学体系。

二、在培智小学生活语文教学中落实家校融合的策略方法

(一)建立密切亲子关系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在家庭环境中延伸生活语文课程教学的关键点,教师需要引导家长与学生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深入了解,学会与学生高效沟通的方法,便于家校融合背景下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此时,教师可以围绕家校互动原则优化互动课程,组织亲子活动,为家长和学生创造沟通、交流、互动的环境。并且,可以提供较为简单的家庭亲子活动形式,使家长学会指导学生学习,强化认知能力[1]。

以人教版生活语文(以下简称“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庭生活》的知识教学为例,该单元聚焦于学生的家庭生活,介绍了家庭成员的基本特征,描绘了简单生活场景。完成基本知识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家庭学习任务,要求家长向学生介绍自己,明确基本家庭成员的身份、关系等,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家庭概念,强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了解,使学生愿意与家长、教师亲近,基于和谐关系为后续知识学习铺平道路。

(二)组织多元教学活动

单一的知识讲解活动可能消耗学生的耐心,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结合特殊儿童的认知水平,教师可以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趣味活动环节,尽可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固定到课程学习中。学校教育阶段,教师需要分析各个教学环节发挥的实际作用,总结课程教学的不足,向家长明确教学重点,介绍简单教学活动,在家庭环境中营造学习氛围,以轻松、闲适、愉悦的方式提升学科能力。

例如,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自然与社会》介绍了四季特点,讲述了贴近大自然的日常活动。以家校融合为基础,可以要求家长带领学生参观公园、郊游、野餐、露营等,创造与大自然近距离相处的机会,将所学知识与客观实际联系起来,提升学科技能。另外,家长可以准备有关雪人、枫叶、麦穗、荷花等元素的图片,展示季节特征较为明显的物品或景色,要求学生说出对应季节,强化知识掌握,对季节变换形成更加全面的理解。

(三)重视实践技能运用

完成理论知识部分的课程学习后,更加重要的是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真实问题,使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需要组织实践活动,着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和家长需要尽可能为学生建立真实的学习环境,在较为安全可控的环境内感受真实人生,通过实践锻炼形成自主生活能力,能够在陌生环境或社交场所中找到合适的节奏与空间 [2]。

例如,在教材四年级上册课文《自己去吧》的课程教学中,学生认识到勇敢尝试和努力对自身能力素质带来的改变,学会自主学习,独立行动,从而形成一定自理能力。家校融合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家长明确教学内容,由家长在生活环境中创造独立实践机会。比如,按照家庭购物清单采购物品,主动向工作人员询问对应物品所在区域,锻炼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或是向家长复述一篇课文,学会总结并提炼文章内容,等等。

(四)切实发挥监督作用

生活语文课程的学习需要学生长时间坚持与努力,在漫长的时间中不断提升个人能力。此时,家长需要发挥自身监督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纠正错误行为。家长应当以更为细心和耐心的方式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认识到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与教师及时沟通,交换意见,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定期总结问题,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状态,一同研究教学方案和策略方法。

例如,教材六年级下册课文《勤劳的双手》列举了学生力所能及的行为,以家校融合落实课程教学时,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并关爱家人朋友。教师布置预习作业,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解读文章信息,简单了解课程知识。家长可以观察学生在文章阅读、信息理解、沟通表达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做好信息反馈,多角度促进教育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教师在培智小学开展生活语文课程教学时,应当充分调动家庭这一重要教育主体,以家校协同配合的形式一同推进课程教学,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体系。此时,教师需要引导家长建立密切亲子关系,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基于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理解并学习课程知识,掌握学科技能。出于强化素质能力的目的,教师重视实践教学,发挥家庭监督作用,确保学生具有学科基础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雪. 回归生活,寓教于乐——培智生活语文“应用文”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 ,2024,(33):132-134.

[2] 韦孟花 . 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培智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J]. 求知导刊 ,2024,(07):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