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李蕴礞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吉林省长春市 130000
引言: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资源。新时代背景下,开发与高效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课题。本文旨在为构建系统化、特色化的育人体系提供实践参考,并助力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1. 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
1.1 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
高校可通过组建校史研究团队,系统梳理校史档案,访谈老教师、老校友,收集口述史料。挖掘过程中,还应注重提炼校史中的精神内核,如爱国情怀、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等,将其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1]。
1.2 打造红色文化长廊
红色文化长廊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红色文化资源物化呈现的有效方式。文化长廊的内容设计可围绕党史国史、校史人物、革命精神、时代楷模等主题,通过图文展板、实物陈列、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构建沉浸式的红色文化体验环境。
2. 基于高校思政教育的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策略
2.1 树立“四位一体”的融合育人观
“四位一体”的融合育人观,即通过“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四个维度的深度融合。
2.1.1 课程育人
课程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必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载体。学校需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系统融入思政理论课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应结合教学大纲,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历史事件、人物事迹、精神符号,作为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讲授“长征精神”时,教师讲述历史背景与过程,更要结合当代青年面临的“新长征”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的路径[2]。
2.1.2 文化育人
文化育人强调环境熏陶与情感浸润,是红色文化资源“润物无声”发挥作用的重要路径。高校应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广度”的红色校园文化生态。一部分,要推进红色文化物态环境建设,如建设红色文化长廊、校史馆、革命人物雕塑园等,使红色元素遍布校园,形成“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文化氛围;另一部分,高校还要丰富红色文化活动形式,定期举办红色主题讲座、读书会、文艺汇演、影视展播等,邀请革命后代、时代楷模走进校园,讲述红色故事,传递信仰力量。
2.1.3 实践育人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所以高校应构建“校内 + 校外”“线上 + 线下”联动的红色实践育人体系。在校内,可通过开展红色主题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播与践行;在校外,要充分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建立稳定的红色教育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红色研学”“重走革命路”等主题实践活动[3]。
2.1.4 网络育人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思想、交流互动的主要空间。红色文化资源的利用必须主动适应网络传播规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网络育人矩阵。高校需要建设红色文化专题网站与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B 站等,定期推送红色故事、历史影像、理论文章、短视频等内容,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4]。
2.2 打造“三阶段融入”的实施体系
2.2.1 认知阶段
认知是红色文化教育的起点。在这一阶段,高校应着力帮助学生系统了解红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历史脉络与精神实质,为后续的情感体验与价值内化奠定知识基础。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知其然”,即让学生掌握红色文化的基本事实与核心概念。而且,思政课教师应结合课程内容,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教学设计。例如,在讲授“五四精神”时,不仅要介绍历史背景与事件经过,更要深入剖析其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核心内涵,并结合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引导学生思考其现实意义。
2.2.2 体验阶段:深化红色文化情感认同
此阶段,高校应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魅力,激发情感共鸣。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红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遗址、烈士陵园,通过现场讲解、情景再现、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革命先辈在奋斗历程中的崇高精神 [5]。
2.2.3 内化阶段
高校应通过专题研讨、主题班会、导师指导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红色文化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实践转化是内化阶段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应搭建多样化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将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社区服务、支教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社会中践行红色精神。
结束语:
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高校应该进一步深化理论与实践融合,构建长效机制,使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甘迎春 , 于斌 .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活化利用与传承 [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5,41(07):16-18.
[2] 胡娇铃 . 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资源库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J]. 长春大学学报 ,2024,34(10):67-70.
[3] 王亚倩 .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中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N]. 中国旅游报 ,2024-11-20(004).
[4] 陈瑶 . 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20):103.
[5] 王丽冉 . 高校思政教育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J]. 中国军转民 ,2025,(11):192-194.
李蕴礞,女,(2000,8—),硕士研究生,汉族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