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孙华丽

三峡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2

引言:

项目式学习主要是一种围绕学生进行教学的方法,关注依托具体项目的执行达到获取知识与学习技能的目的。基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较难提起学生学习兴趣,但在引入项目式学习以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大幅提升,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效率也有所改善。因此,需要更深入地研究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策略,以进一步发挥其实效性,为英语翻译教学提供更多有益参考。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站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角度,项目式学习使学生拥有了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平台,还实现了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翻译知识与技能。其鼓励学生以具体的项目任务为中心,包括商务合同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等,通过深度的研究与协作,在解决实际问题期间,理解并掌握多种实用性的翻译理论与技能,从而增强翻译实践能力。另外,项目式学习的科学应用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批评性思维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属于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提升的关键举措[1]。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用项目式学习的策略提出

(一)设计项目目标

项目式学习实践过程中,科学设计项目目标十分关键,表明需要清晰地掌握学生在项目中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等成果,以商务英语项目为例,主要目标为引导学生清晰、准确地翻译项目合同与报告,明确且能够良好地遵守设定的语言规范,合理应用行业术语;文学类项目的目标多会设置为要求学生精准传递文章内涵、主旨及情感。

为保证目标定位的高效性,教师应全面剖析学生真实水平与课程标准,了解多种类型翻译项目的需求及特征,和学生一同讨论并设定清晰、可执行的目标,以某旅游项目为例,需要学生翻译某景区的旅游宣传资料,那么该项目的目标便可设置为学生可以灵活应用多种翻译技巧,将中文资料以标准化英语的形式呈现出来,且翻译后的文章在文化、语法等的表达方面,准确率需要超过80% ,同时翻译的时间不超过设定范围,得到小组与教师的认可。

(二)整合内容框架

在教学时建立完善的内容框架能够更充分地发挥项目式学习实效性,教师应科学设计课程模块,融入多个必要性环节,包括语法结构解读与分析、翻译技能教学以及词汇学习等,课程开展过程中应遵循从简单到困难的原则,由基础知识教学逐渐过渡到复杂知识传授,引导学生积极挑战自我,不断加深知识印象、掌握更多实用的翻译技能。

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层次教学法,将教学过程拆解,如第一层重视教授学生基础的翻译原则与技巧,包括引导学生区分意译与直译;第二层加入一些应用频率较高的语言现象,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在翻译中正确使用修辞手法;第三层的目标为使学生凭借自身能力实践综合性项目,可以要求其独立翻译一篇主题类的评论文章,便于教师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应用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夯实学生翻译基础,对其未来的学习及工作均十分有利。

(三)优化团队协作方式

1. 创新分工机制

引入项目式学习法的前提下,教师在进行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真实能力及其掌握的翻译技巧等,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团队角色分配,包括收集资料、整合素材、检查错误、风格审核等多种角色,并为每个角色设置清晰的任务标准及职责,使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明确自身责任及要求,包括负责资料收集的学生应在设定时间内提供完整且准确的资料;负责检查错误的学生应严格安全规定要求进行详细的检查。

2. 调整沟通技巧

提高沟通质量加强合作实效性的重要措施,教师要鼓励构建公开、透明的沟通平台,包括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定期组织线上会议,会议的内容可以是难点探讨、进度分享或者成果反馈等。教师可以制定每日站会制度,要求成员简要总结学习成果与难点、问题等,有助于强化团队向心力与责任意识;组织反思类活动,完成项目后每位成员反思项目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总结成功经验并提出改进建议,能够起到锻炼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使学生掌握较多自我反思的技巧。

(四)突出引导职能

1. 设计个性化方案

方案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先对学生的真实翻译水平及其所掌握的翻译技能开展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要覆盖技能应用能力、语法掌握情况以及现有词汇量等,还应了解学生对各种文体的了解程度。评估结束以后,教师结合评估结果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方案设计,深入剖析学生优势与缺陷,针对词汇量较少的学生,为其推荐符合其学习情况的资料,并设置一些短期可完成的任务;语法掌握较差的学生,定期对其进行一对一的专项培训与强化练习;缺乏翻译技巧的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为其提供指导,细化分析多种翻译技巧的应用场景与效果。

若学生在翻译专业术语时错误率较高,教师可以将各领域常见的专业术语整合到一处,要求学生根据对应语境反复练习与记忆。教师还可以参考学生职业规划内容及其性格特征等,为其设计一些符合其学习需求的学习材料,对于想要从事商业翻译工作的,注重准备一些商务报告以及合同类的资料;从事文学翻译工作的,重视挑选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等。另外教师要注意的是,应根据学生实时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的内容及方法,以使个性化指导实效性能够更充分地发挥 [2]。

2. 开展针对性指导

学生参与到项目中以后,教师要持续关注学生学习情况,详细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如,在发现学生在使用一类句型时频繁出错或者存在困难,包括难以准确分析难句结构,教师可以通过专题讲解的方式,引入实际案例和学生一同探讨长难句的拆分和重组技巧,再设计个性化任务督促学生练习;针对由于文化背景差异引起的翻译偏差,教师应要求学生为目标语言及源语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涉及的文化差异等展开深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更清晰地了解与学习相关知识。

结语:

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实效性,学生可以通过英语翻译教学实现跨文化交际、翻译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的高效强化,并树立优良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依托设计项目目标、整合内容框架、创新分工机制、调整沟通技巧、设计个性化方案以及开展针对性指导等方式,使学生通过详细、专业地指导与教学,高效地学习各种翻译知识,掌握更多实用性的翻译技巧。

参考文献:

[1] 刘炜 , 刘晨 , 木世珍 .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以医学翻译为例 [J]. 公关世界 ,2024,(03):124-126.

[2] 陈倩 .“企业项目式”教学法融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研究 [J]. 中外企业文化 ,2022,(09):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