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沧州名人精神开展小学教育活动的初探
李文成
沧州市运河区小王庄镇西环路小学 061001
前言:
沧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历史长河中,沧州涌现出了无数的名人志士,他们在各自领域大放异彩,对国家、对民族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同时也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小学是学生价值观和个性形成的重要阶段,将沧州名人精神融入小学教育活动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厚的精神养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一、依沧州名人精神开展小学教育活动的意义
(一)充实小学教育的内容
将沧州名人精神融入小学教育活动中,可以为小学教育工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与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可结合沧州名人的事迹与精神,开展主题班会、演讲比赛、参观展览等多种教育活动,让教育内容更生动有趣,更有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二)促进学生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沧州名人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和仁爱精神,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通过对名人精神的学习与了解,学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 [1]。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依沧州名人精神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多是综合性、实践性强,能涵盖多个学科领域、多能力培养的活动,如在进行主题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数据收集、调查研究、方案设计、成果演示,这对学生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依沧州名人精神开展小学教育活动的策略
(一)将名人精神融于课程教学之中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阵地,通过巧妙地将沧州名人精神与各学科的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语文课中,在学习描写沧州地方文化的同时,可以介绍一些沧州名人的事迹,如在讲解武术文化的时候,教师可以介绍一下沧州的武林高手霍元甲,霍元甲不仅仅是武术高手,他还有一颗爱国的心。在列强欺凌中国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用高超的武功打败了外国的大力士,为中华民族赢得了荣耀。教师可引导学生看有关霍元甲的传记片段,并组织学生讨论霍元甲所体现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等精神品质。这样,学生既能理解课文内容,又能深刻地体会到名人精神的魅力 [2]。
当讲到沧州的历史时,教师就可以提到沧州的纪晓岚,纪晓岚博学多才,风趣幽默,他在编撰《四库全书》时,表现出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极强的责任心。教师可结合时代背景,详细介绍纪晓岚对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可以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模仿纪晓岚编书的情景,感受他编书的艰辛和重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开展主题教育让名人精神焕发实践之光
主题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名人精神,感悟名人思想,学校可定期举办“沧州名人精神伴我成长”主题演讲赛,以沧州抗日英雄马本斋为例,比赛开始前,请学生搜集马本斋生平事迹,了解抗日战争期间他带领回民支队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事迹。比赛中,学生要声情并茂地讲述马本斋先生的爱国事迹,并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比如,一个学生说:“马本斋叔叔为国为民,舍己为家,为沧州人民争光,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也要像他那样为国家做贡献。”借由这类活动,学生在准备及演说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了解了马本斋的爱国情怀,并激发了自
己的爱国情怀。
还可举办手抄报制作活动,向沧州名人学习,争做新时代好青年,教师要让学生从自己崇拜的沧州名人中挑选出想要介绍的人物,如名医刘完素,他是一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将毕生精力都用在了治病救人上,通过查阅文献、设计版式、画图等方式,学生就会对刘完素的生平事迹及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手抄报活动中,学生互相交流,加深了对名人精神的理解与运用,锻炼了知识运用能力。
(三)强化家校合作让名人精神凝聚育人合力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启蒙教师。加强家校合作,可以使沧州的名人精神教育在家庭中得以传承与深化,学校可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对沧州名人精神及其教育方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家长和学生的素质。如沧州教育家张之洞,重视教育,兴办实业,对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学校就可以向家长介绍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与事迹,引导家长注意家庭对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3]。
同时还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让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有关沧州名人的任务,如可以去沧州纪晓岚文化公园等名人纪念场所,参观期间,家长可向孩子介绍纪晓岚的生平事迹,并引导学生观察纪念园内的建筑、文物等,使学生对名人故居的生活环境及人文氛围有更直观的感受。参观结束后,家长与孩子要共同写下参观心得,一起交流心得。通过这种家校合作的形式,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使学生在家庭、学校的关爱与引导下,从沧州名人精神中汲取力量,茁壮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依托沧州名人精神,在小学开展教育活动,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教育意义。通过建立以沧州名人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名人精神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加强家校合作等策略,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沧州名人的事迹与精神内涵,汲取名人精神的力量,促进其在品德、智慧、体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对教育方式和理念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创新,将沧州名人精神教育不断深化,为培养品德高尚、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玉慧 . 基于以文化人”寻根式”小学语文教学探究 [J].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4(6):62-63.
[2] 邱碧娇 . 基于本土资源的小学德育工作创新路径 [J]. 亚太教育 ,2024(10):82-85.
[3] 张桂英 . 小学全科渗透榜样教育的实践研究 [J]. 福建教育研究 ,2023(10):47-48.
本文系 2025 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沧州历史名人精神与小学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 课题编号:202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