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研究
沈净瑄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一、数字经济与数据资产管理概述
(一)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新经济形态。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 年)》,2024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56.8 万亿元,占 GDP 比重 43.2% ,“压舱石”作用显著。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特征。高创新性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突破催生新业态;强渗透性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如工业互联网优化生产管控、新零售重构消费场景;广覆盖性打破时空限制,如跨境电商、远程办公等模式的普及。发展趋势上,数字经济正从“单点突破”向“系统协同”演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成核心方向。2024 年《关于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意见》出台后,截至 2025 年 6 月,我国已上线 40 余家地方数据交易机构,数据流通生态逐步完善。
(二)数据资产管理概述
数据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积累的、可拥有或控制且能带来经济利益的结构化、半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集合,含客户、生产、运营、市场数据等。与传统资产相比,其具有非实体性、可复制性、价值波动性、生命周期性。非实体性支持快速网络传输;可复制性实现多场景复用;价值随应用场景、时效性变化;需经历采集、存储、处理、应用、销毁全生命周期。
数据资产管理是企业为实现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对其全生命周期进行规划、控制、保护和利用的活动,核心环节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存储、数据应用、数据安全。当前我国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呈“头部强、中小弱”格局。阿里、腾讯等大型企业通过数据中台实现高效管理;中小微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限制,存在管理意识薄弱、流程不规范、价值挖掘不足等问题。
二、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一)提高企业品牌形象
数据资产通过优化客户体验、增强客户信任助力企业塑造优质品牌。一方面,企业分析客户数据,提供个性化产品与服务,如电商平台依托浏览、购买、评价数据精准推荐商品,形成“需求 - 服务 - 反馈 - 优化”闭环;另一方面,通过数据透明化管理展现社会责任,如食品企业用区块链记录全流程数据,消费者扫码可查来源与质量,树立“安全可靠”形象。
(二)提升企业决策质量
数据资产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实时依据,推动“经验决策”向“数据驱动决策”转变。制造业企业分析生产、市场、供应链数据,可精准预测需求、优化生产计划;金融企业依托客户信用与交易数据构建风险评估模型,降低不良贷款率;零售企业实时监控销售与库存数据,及时调整陈列与促销策略,提升决策时效性。
(三)改善企业运营效率
数据资产通过打破“数据孤岛”、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运营效率。企业借助ERP 系统整合多部门数据,减少沟通与时间成本;物流企业分析运输路线、车辆载重、客户分布数据,规划最优路线,降低空驶率与成本。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24 年采用大数据优化路线的物流企业,平均运输成本降低15% ,运营效率提升 20% 。
(四)创新开发产品服务
数据资产为产品服务创新提供方向。互联网企业分析用户社交与行为数据,开发在线文档协作工具满足“轻量化办公”需求;健康产业企业依托用户健康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家电企业通过物联网收集设备运行数据,推出“预测性维护”服务,实现从“被动服务”到“主动服务”的转变。
三、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据资产管理优化路径
(一)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
国家层面需细化《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细则,明确数据资产收集、存储、使用、流通的法律边界,加快制定《数据要素法》;地方层面,数字经济发达地区可试点数据资产交易管理办法,中西部地区可出台扶持政策,
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同时建立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打击数据泄露、非法交易行为。
(二)加强数据资产确权管理
根据数据类型差异化确权,企业自主生成数据,归企业所有并可依法处置;用户个人数据遵循“用户授权 + 企业使用”原则;政府公共数据属公共资源,企业可按规定获取使用权。此外,探索建立确权试点,如工业互联网领域明确供应链数据权属、金融领域规范金融数据共享,并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确权平台,实现权属可追溯。
(三)规范数据资产核算工作
会计准则制定层面,财政部需加快制定数据资产会计处理准则,明确确认(拥有或控制、能带来经济利益、成本可计量)、计量(自主开发用成本法、外购用公允价值法)、报告(财务报表单独列示并披露详情)标准;企业层面需建立专门核算部门,梳理数据资产清单、建立台账,借助软件实现核算自动化。
(四)完善数据资产评估机制
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机构参与”的评估机制,遵循客观性、相关性、时效性原则。采用“成本法 + 收益法 + 市场法”综合评估。成本法适用于自主开发数据资产,收益法适用于商业化应用数据资产,市场法适用于交易活跃领域数据资产;构建含数据质量、应用价值、市场、风险指标的评估体系,培育专业评估机构,出台《数据资产评估指引》。
(五)强化数据资产技术保障
构建“采集 - 治理 - 存储 - 应用 - 安全”全流程技术体系:数据采集采用IoT 设备、传感器,结合边缘计算预处理数据;数据治理引入智能平台,实现清洗、标准化自动化;数据存储采用“热存储 + 冷存储”混合架构,结合云存储弹性扩展;数据应用搭建数据中台,利用大数据工具挖掘价值;数据安全构建“多层防护”,涵盖网络、数据、访问、应急层面技术保障。
四、结语
数字经济背景下,数据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核心,数据资产管理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本文研究表明,数据资产可从四维度提升企业价值,但企业仍面临法律、确权、核算、评估、技术层面问题。通过五大优化路径,企业数据资产管理将逐步规范、科学、智能,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5 年)[R]. 北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5.
[2] 李一军,周建勤 . 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数据资产管理框架与路径 [J]. 管理世界,2024,39(5):123-135.
[3] 王兴全,张莉 . 数据资产确权:理论逻辑、实践困境与路径优化 [J]. 中国工业经济,2023,(8):98-115.
作者简介:沈净瑄(1989.10—),女,汉族,河南登封,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会计实践教学。
本文系2023 年河南省职业院校省级名师及骨干教师培育项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