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电子商务专业群服务直播电商行业人才需求研究

作者

龚芳 张小桃 焦韵嘉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131

   

一、引言​

截至 2024 年 12 月,我国电商直播用户达 8.33 亿,占网民 75.2% ;网经社报告显示,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营销从业者占比持续上升。直播电商爆发式增长推动就业需求变革,对人才提出复合型要求,需掌握电商、营销、物流、数据分析等多领域知识。

传统单一专业培养模式难满足需求,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需依托专业群整合资源,构建多维度培养体系。我校电商专业群的实践,为此提供了典型样本。

二、直播电商行业人才需求现状与核心技能分析

(一)行业人才需求现状

1. 直播行业需求规模持续扩张,人才需求增加。我国电商直播用户和 MCN 机构数量增加带动主播、运营、供应链管理等岗位需求激增,其中主播(助理)、网红达人成为电商企业最急需人才。

2. 直播电商岗位类型呈现多元分化态势,分为内容端、运营端和支撑端三大类。内容端中,主播需具备产品讲解、互动控场、应急处理能力,短视频制作岗则要掌握拍摄、剪辑及脚本设计技能;运营端里,直播运营需熟悉平台规则、流量投放及数据分析,供应链运营需了解库存管理、物流调度及品控流程;支撑端方面,商务数据分析岗需能通过数据优化直播策略,客户服务岗需具备售后处理及用户留存能力。

3. 能力要求复合化。单一技能已无法满足需求。例如,主播需同时掌握产品物流、营销等知识、沟通技巧及合规意识;运营岗需融合电商运营、市场营销与数据分析能力。

(二)核心职业技能梳理

通过对湖南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中心及本地 MCN 机构的深入调研,可将直播电商人才的核心技能系统归纳为“三维能力体系”。

1. 专业技能。这是从业者开展工作的基础,具体包括精准设计直播话术以提升沟通效果、熟练进行短视频剪辑以增强内容吸引力、运用数据分析工具把握运营方向,以及高效推进供应链协同以保障商品流转顺畅。

2. 方法技能。关乎工作的策略与效率,涵盖敏锐洞察用户需求以精准定位目标群体、制定科学的流量转化策略以提升变现能力、具备跨部门协作能力以整合资源,以及快速解决实际问题以应对突发状况。

3. 素养要求。其是支撑职业发展的内在品质,包含坚守诚信合规意识以维护行业秩序、拥有较强抗压能力以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秉持创新思维以推动模式突破,以及注重团队合作以实现协同共赢。这一体系全面覆盖了直播电商人才所需的关键能力,为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清晰方向。

三、电子商务专业群服务直播电商人才需求的路径

(一)调整专业结构动态,构建“核心 + 支撑”的群内生态以电商专业为核心,整合5 个相关专业形成协同体系:

1. 核心层。聚焦主播孵化、直播运营等核心岗位,强化直播话术、平台规则等技能培养。

2. 支撑层。市场营销专业侧重流量投放策略制定与用户精细化运营,提升直播关注度与用户粘性;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聚焦直播数据深度分析与财务核算,为直播策略优化及成本控制提供数据支持;物流金融专业融合物流管理与金融服务知识,参与直播供应链库存优化、物流调度及支付结算等环节,强化供应链高效运转与资金安全;商务管理专业负责直播项目统筹协调、跨部门协作及合规管理,保障直播流程有序推进。

通过定期调研直播电商企业需求,建立“专业调整预警机制”,每学年根据行业趋势优化专业方向,如新增“跨境直播”“虚拟主播运营”等方向。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1443”工学交替模式“1443”模式即“一体化、四融合、四环节、三阶段”:

1. 一体化。整合校内直播实训基地“校中厂”与企业直播运营中心“厂中校”资源,实现教学与生产场景无缝衔接;

2. 四融合。直播基地与教室融合“岗学场所”、直播项目与课程内容融合“岗学内容”、直播流程与教学环节融合“岗学过程”、企业导师与教师融合“岗学主体”;

3. 四环节。将“教、学、做、创”融入教学全过程,以“真实直播项目”为载体,教师示范教学、学生模拟操作、团队实战运营、最终创新优化;

4. 三阶段。大一阶段参与企业直播辅助工作的“跟岗”、大二阶段在主播、场控、数据等岗位轮换的“轮岗”、大三阶段对接企业岗位实习的“定岗”。

该模式已在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试点,学生参与本地农产品直播项目和湖南省消费帮扶营销大赛,人均带动销售额超2 万元,岗位适配率提升 30% 。

(三)建立“三阶递进”的模块化课程,重构课程体系

按照“平台能力通用→核心岗位专长→业务素质拓展”的逻辑,构建三层课程体系:

1. 群共享课程(第一学年):开设《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物流市场营销》《现代物流概论》等,培养行业通用能力;

2. 专业核心课程(第二学年):分方向开设《网络营销》《网店运营》《短视频制作与运营》等,融入 1+X “互联网营销师”证书内容;

3. 拓展课程(第三学年):开设《跨境直播实务》《直播电商实务》等前沿课程,结合“直播电商创新创业项目”提升综合能力。

同时,引入企业真实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如湖南特产直播推广,将课程考核与直播商品交易总额、用户转化率等数据挂钩,实现“以赛促学、以产促教”。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1. 直播电商人才需求呈现“复合化、模块化”特征,单一专业培养模式难以满足需求,专业群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载体;

2. 电子商务专业群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重构”,可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3. “1443”人才培养模式与“三阶递进”课程体系经实践验证,能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岗位适配度。

(二)实践启示

1. 对职业院校来说,应建立“行业需求 - 专业调整 - 质量反馈”的闭环机制,定期联合企业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2. 对企业来说可通过“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派驻导师授课”等方式深度参与人才培养,降低招聘与培训成本;

3. 对政府来说需出台政策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培养,如将 1+X 证书纳入职业技能补贴范围,推动“直播电商产业园”与院校合作。

(三)研究展望

未来可进一步探索“虚拟仿真 + 直播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元宇宙技术模拟直播场景,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跟踪“AI 直播”“跨境直播”等新业态,持续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体系。

参考文献:

[1] 许倩 .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群“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研究——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才智,2025(15) :93-96.

[2] 申琦 . 高职院校财经商贸类专业群建设成效与改进策略研究 ,[D]. 上海 : 华东师范大学,2023.

[3] 网经社 .2024 年度中国电子商务人才状况调查报告 [R]. 2024.

基金:2023 年院级课题“电子商务专业群服务直播电商行业人才需求研究” 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YD202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