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
李坤 赵文虎
泰安汉威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引言
化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因传统生产模式产生大量污染物,加剧了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及环保法规的严格实施,传统化工技术已难以满足时代需求。绿色化工技术以“原子经济性”和“零排放”为核心,旨在减少或消除化工生产中的有害物,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环境友好发展。因此,深入研究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对促进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具体应用
(一)绿色原料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传统化工依赖不可再生且有毒原料,加剧资源消耗与污染。绿色化工技术倡导采用绿色原料,从源头减污。
生物质原料应用广泛,如利用农作物秸秆发酵、催化制备乙醇、生物柴油等清洁能源。与传统石油化工比,其来源广、可再生,碳排放低,生物柴油污染物含量仅为传统柴油的 1/10 二氧化碳作为工业废气,经催化加氢可转化为甲醇、甲酸等,实现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对传统化石资源的依赖。
(二)绿色反应技术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优化
传统反应技术存在效率低、副产物多、能耗高等问题,绿色反应技术通过优化反应路径、催化剂、反应条件实现绿色化。
绿色催化剂如分子筛、酶催化剂,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强、无污染。石油炼制中,分子筛催化剂替代硫酸催化剂,反应转化率提高 10%-15% ,避免酸性废水产生。反应工艺优化方面,连续反应工艺替代间歇反应工艺,减少物料损耗和能耗,合成氨生产中能耗降低约 20% ,产品纯度提高。超临界流体反应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特性,反应速率快、选择性高、无污染,在药物合成领域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污染。
(三)绿色“三废”处理技术在化工生产末端的应用
化工生产仍会产生“三废”,绿色“三废”处理技术实现其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化工废水处理采用膜分离等技术,处理效果好、无污染,印染废水处理中超滤- 反渗透复合膜技术使回用率超 80% 。废气处理用吸附法、催化燃烧法等,化工园区 VOCs 废气催化燃烧去除率达 95% 以上。废渣处理注重资源化,有价金属废渣可回收金属,有机废渣可焚烧发电、堆肥,煤渣可用于制备建筑材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二、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技术瓶颈制约应用推广
目前,部分绿色化工技术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尚未实现工业化大规模应用。例如,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的技术,虽然在实验室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成本高、产物收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需求。此外,一些绿色化工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应用中易受原料品质、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产效率波动,制约了技术的推广应用。
2. 成本较高降低企业积极性
与传统化工技术相比,绿色化工技术的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较高,这成为制约企业采用绿色化工技术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绿色化工技术往往需要购置新型的设备、催化剂等,设备投资成本较高。例如,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化工废水,膜组件的成本较高,且膜的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绿色化工技术的研发成本较高,企业为了获取核心技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科研开发,而研发成果的转化周期较长,短期内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导致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型化工企业对绿色化工技术的积极性不高。
3. 政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政策支持体系仍不够完善。一方面,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待加强。部分政策仅提出了宏观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导致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以落地。另一方面,政策的激励力度不足。目前,对采用绿色化工技术的企业的补贴、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力度较小,难以有效弥补企业因采用绿色技术而增加的成本,无法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此外,环保监管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部分地区存在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导致一些企业仍存在违法排污行为,不利于绿色化工技术的推广应用。
(二)解决对策
1. 加强技术研发突破技术瓶颈
加大对绿色化工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加快绿色化工技术的成果转化。针对目前存在的技术瓶颈,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如新型绿色催化剂的研发、二氧化碳高效转化技术、新型膜材料的制备等,提高绿色化工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加强对绿色化工技术的基础研究,为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支撑,推动绿色化工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
2. 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积极性
一方面,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绿色化工技术的设备和原料成本。政府可引导企业建立绿色化工产业园区,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优化绿色化工技术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物耗。例如,通过改进催化剂的制备工艺,降低催化剂的成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产物收率,减少原料的浪费。此外,政府可加大对采用绿色化工技术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补贴标准,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减轻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企业采用绿色化工技术的积极性。
3.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环保监管
进一步完善绿色化工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政策的宣传和引导,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优惠,积极参与绿色化工技术的推广应用。同时,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健全环保监管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建立绿色化工技术评价体系,对绿色化工技术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全面评价,为政策制定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为化工行业实现绿色转型、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绿色原料的选择、绿色反应技术的优化及绿色“三废”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大幅减少化工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尽管当前绿色化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面临技术瓶颈、成本较高、政策支持不完善等问题,但通过加强技术研发、降低成本、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等对策,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随着绿色化工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其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共进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健 . 绿色化工技术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的应用分析 [J]. 化工管理,2023(15):89-91.
[2] 李华,张莉 . 绿色化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20):123-125.
[3] 赵明,刘艳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绿色化工技术的应用研究 [J]. 现代化工,2021,41(8):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