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驱动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智能化转型
颜川奇
西南交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成都 610031
引言:
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土木工程材料的教学质量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中引入 AI技术,能够推动课程智能化转型,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人工智能(AI)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可以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极大支持。教师借助 AI 技术能够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学习进度、答题情况、学习习惯等,教师借助数据能够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需求,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学习建议,实现因材施教 [1]。此外 AI 技术极大丰富了教学资源与形式,教师利用 AI 技术开发教学资源,如虚拟仿真实验、智能题库、交互式课件等。AI 技术开发的教学资源能够以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借助AI 系统可以收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反馈给教师。教师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内容,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 [2]。
一、AI 驱动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智能化转型策略
(一)智能化教学资源开发
教师运用 AI 技术整合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工程案例,来更新教材内容,保持教材内容的时效性。教师还可以借助 AI 技术制作交互式课件,课件中嵌入动画、视频、虚拟实验等元素,来增强课件的趣味性、互动性,帮助学生理解材料性能、工程应用知识。
教师借助 AI、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来搭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进行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测试、配比设计等实验,学生可以不受实验设备、场地和时间的限制,降低实验成本,还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教师利用 AI 算法来分析知识点、题型,如构建如多种题型、难度分级的智能题库。教师还能利用 AI 技术建立学习资源库,整合学术论文、工程案例、行业标准等资源,方便学生获取学习资料。
(二)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 AI 技术建立在线教学平台,来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如发布教学视频、组织线上讨论、进行在线测试等。线下课堂,教师以问题导向、项目驱动等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讨、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 AI 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给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如基础薄弱的学生,系统推荐基础知识讲解视频练习题;学有余力的学生,系统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挑战性任务,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智能化学习效果评价
教师利用 AI 构建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如建立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学习态度等评价指标体系。教师还可以利用 AI 技术收集、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项目成果等,来实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评价。
教师利用 AI 系统跟踪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学生学习阶段的表现、进步情况,来进行过程性评价 [4]。教师还可以利用 AI 分析评价结果,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反馈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利用 AI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力水平,来调整评价难度、内容。学习进步较快的学生,教师提高评价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降低评价难度,来增强其学习信心,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 案例背景
高校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中引入 AI 技术,开展智能化课程建设实践。学校搭建基于AI 的教学平台,教师开发智能教材、虚拟仿真实验资源和智能题库,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还构建智能化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二)实施过程
第一,学校组织教师与技术团队合作,更新教材内容,把纳米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等前沿知识融入课程教材;教师借助AI 开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性能测试等;教师还可以借助 AI 建立智能题库,包含5000 余道试题,实现自动组卷、智能批阅功能。
第二,教师借助线上教学平台发布教学视频、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在线测试;线下课堂围绕工程案例开展小组讨论、项目实践,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智能教学助手还能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教师利用AI 系统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评价。AI 系统每学期末向学生和教师反馈评价结果,教师根据反馈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三)效果分析
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度从原来的 60% 提升至
85% 。期末考试中,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 10 分,实践操作考核优秀率从 30% 提升至 50% 。问卷调查显示, 80% 以上的学生认为 AI 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对智能化教学模式表示满意。
三、结论
AI 技术的应用给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建设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持,智能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模式的创新,解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果。未来,高校要强技术研发,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运用 AI 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教师也要学习 AI 和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融合的新途径、新方法,推动课程建设不断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陶 世 峰 .AI 在 土 木 工 程 中 的 局 限 与 突 破 [J]. 施 工 企 业 管理 ,2025,(05):79-82.
[2] 林沛元 , 黄林冲 , 马保松 , 王复明 .“土木工程 +AI”本科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J]. 高教学刊 ,2024,10(35):17-22+28.
[3] 贾晨 , 邵永松 .AI 赋能的递进式土木工程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C]//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 , 广州大学 . 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 18 届(ISSF-202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4:71-73.
[4] 姜绍飞 , 刘之洋 . 人工智能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7,(01):50-53.
作者简介:颜川奇(19921—),男,汉族,四川乐山,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