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探讨

作者

朱月华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在临床各类骨折分型中,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其解剖位置紧邻血管,同时传统手术入路下难以将骨折面充分暴露,所以临床难以有效复位内固定,常导致患者预后不良 [1]。基于此,本文观察并探讨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接受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23 年 4 月 -2024 年 12 月期间骨科收治的 60 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 34 例,女 26 例;年龄 21-69 岁,平均年龄(45.5±6.2) 岁。术前入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正侧位 X 线片检测、三维重建扫描、水平面 / 冠状面 / 矢状面 CT 扫描,所有影像学检测结果均确认患者属于新鲜闭合性骨折。Schatzker 分型:10 例为Ⅰ型,13 例为Ⅱ型,21 例为Ⅲ型,15 例为Ⅳ型。致伤原因如下:34 例为交通事故致伤,8 例为高空坠跌致伤,12例为运动伤,6例为其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典胫骨平台后内侧或者后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观察组则实施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治疗方案,具体操作如下:患者取常规卧位姿势,行局部麻醉,在患者膝关节处做一皮肤切口,自横纹走向起,经过腘窝横纹外侧,延及内侧,并由腓肠肌内侧向其远侧弯曲,长度为 15-20cm 。将筋膜皮瓣掀起后对小隐静脉、隐静脉、腓肠内侧皮神经和大隐静脉做钝性分离。切开关节囊并将半月板后脚牵开,也可将比目鱼起点做部分剥离,以确保胫骨近端后侧面得到充分显露。直视下展开骨折复位操作,采取种植同种异体骨的方案处理塌陷处,并临时以克氏钉予以固定,在 X 线检测下确认复位良好,然后支撑固定并放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创口并关闭皮肤切口。

1.3 疗效评定指标

(1)通过 Rasmussen 评分标准 [2] 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满分30 分,膝伸直确实度、膝关节稳定性、疼痛、行走能力以及稳定性各占6 分。优:>27 分;良: 2026 分;可: 1019 分;差: 69 分。(2)通过 Rasmussen 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两组骨折复位满意度,满分 18 分,髁塌陷、膝内翻以及髁宽增加各占6 分,优:18 分;良: 1217 分;可: 611 分;差: <6 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数据采用 SPSS16.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优,骨折复位满意率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表1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n,% )

注: ①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注: ① 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 讨论

在胫骨近端,内髁与外髁属于扩大部分,而平坦关节面则为胫骨平台,所以临床又将胫骨平台骨折称之为胫骨髁骨折。胫骨平台骨折以青壮年为多发群体,属于关节内骨折,以单髁骨折以及外髁骨折最为多见。随着近年来各类高能暴力损伤如交通事故等增多,双髁骨折患者例数也有逐步增多的趋势[3]。

临床在处理平台骨折关节面塌陷程度大于 2mm 、侧向移位大于 5mm 且伴有膝外翻 / 内翻大于 5°或者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时通常选择切开复位解剖 + 锁定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术治疗,患者关节面平整度可得到良好恢复,且固定强度也较为满意,还可通过一期植骨处理压缩骨折[4]。术后避免了外固定处理,患者由此可早期开展复健锻炼,确保关节功能恢复与骨折愈合两个环节的同步,为骨折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保障。在胫骨后内侧缘与股骨内髁后内侧缘之间的软组织小凹处(三角形)即为后内侧入路,是指股骨内髁后缘处、位于后内侧关节线上 1cm 处。应在关节腔充盈并做 90 前屈膝的情况下进行体表定位,并正确标识各条定位线 [5]。虽然内侧腔室相对较小,但术者在仔细和谨慎操作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将 4.5mm 或者 1.7mm 镜头顺利置入,从而在 30 镜头下经 PM 入路对后内侧腔室的整体结构进行观察。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更优,骨折复位满意率更高( (P<0.05) ),提示改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方案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效果更优。

综上所述,对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采用良膝关节后内侧入路方案,效果确切,便于操作,术野暴露良好而直接,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楚宇鹏 , 孔建中 , 施俊武等 . 胫骨平台后侧双髁骨折的影像学研究及治疗分析 [J]. 中华创伤杂志 ,2024,28(10):909-912.

[2] 储旭东 , 朱建平 , 蔡福金等 . 胫骨平台后外侧髁骨折腓骨小头上入路设计及临床应用 [J]. 中华骨科杂志 ,2022,32(12):1145-1150.

[3] 刘建 , 苟景跃 , 刘远禄等 . 后侧入路内固定治疗 46 例累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 [J]. 重庆医学 ,2023,42(20):2344-2346.

[4] 杨成刚 . 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92(31):2222-2224.

[5] 朱奕 , 罗从风 , 杨光等 . 胫骨平台骨折三柱分型的可信度评价 [J]. 中华骨科杂志 ,2023,32(3):254-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