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背景下的初中生自主创新物理实验开展策略
龚志明
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顺峰初级中学 528300
引言
在“双减”政策下,初中物理教育得完成“减负增效、提升质量”两项任务。本文研究了初中生在“双减”背景下开展的自主创新物理实验,探讨了怎么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还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
一、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与学生需求分析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物理实验课程承担着物理知识传授任务的同时,还肩负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使命。然而,目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却与学生实际需求脱节这一亟待解决的问题存在,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超六成学生认为现有物理实验与自身实际情况差距大,难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导致缺乏探索动力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对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状况作初步分析之举。
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存在大量侧重于对现有物理规律和公式验证,却忽视对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培养的“验证性”问题,且呈现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参与度低、课堂活动少等状况,同时受实验室设备等方面限制致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体验受到一定影响,目前我国初中还普遍存在资金有限、教学条件不完善等情况。
“双减”政策实施后,学生对物理实验教学有了多样、个性的要求。他们更乐意参加贴近生活、有挑战性的实验,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物理知识。而且,学生希望实验课能给他们更大的探索空间,鼓励他们提问题、设计方案并论证,提高创造力和科学素养。所以,物理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是刻不容缓。首先,老师得转变教育想法,把实验教学当成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办法,而不是单纯地给学生“灌”知识。而且,学校和教育机构要多往物理实验上增加投入,改善实验环境,多准备些实验资源,给学生多提供点个性化的实验学习机会。
二、初中生自主创新物理实验开展策略
(一)优化教育理念,夯实教改基础
在此方面,以“以德为本”且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师,需依据初中生能力、基础与兴趣设计实验。同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秉持因材施教原则并贯彻分层教学理念,将实验划分为基础类、提升类、拓展类三个层次,其中基础类面向基础薄弱学生,拓展类专为精力充沛、基础扎实、能力较强学生设计,以激励每个学生顺利进阶到提升类实验,进而强化其科学探究能力、物理概念等素养。且教师可借助 STEAM 理念增强物理实验吸引力,打破学科壁垒,把物理科学与艺术、数学、工程等领域相结合,激发学生物理思维,促使他们在实验中积极实践、提问与创新。
(二)转变教学主体,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
现在,初中物理老师教学时传统思维很顽固,在课堂上完全占主导。学生要么在老师直接指导下,一步步做实验。因为师生缺乏互动,老师没发挥好指导作用,这可能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有课堂主人翁的感觉,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探究实验。而且,这既能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又能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更多探索时间,保证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老师可先针对初中学生列举诸如摄像机、投影仪上都装有凸透镜这类凸透镜的实例,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推测凸透镜特性,部分中学生便能发现凸透镜所成的像存在大小之分、正倒之别的情况,此时老师可顺势提问:“其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呢?”
其次,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一些实验设备,比如光学支架、凸透镜、光屏、蜡烛等,让他们参照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想办法把蜡烛放在一个合适的地方,以便在屏幕上形成一个像。当学生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的影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更多的实验,来探索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图像的具体变化,并希望学生们能够仔细地观察、分析、总结实验现象,从而寻找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这一实验教学中,始终把学生看作是主体,独立地进行操作、思考和探索,只有教师作为引导和帮助,这对促进初中生的思想和能力的发展是有益的。
(三)拓展课后实践性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教科书于每个新课程教学内容之后预留的拓展空间里,“课外实验”板块可为我们开展实际操作提供良好参考,将其在家中开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及自身想法去实践,这相较于书面作业更能激发其独立探究欲望,使其感受到课程魅力,进而能更轻松地学习。
例如,在进行声学部分教学时,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且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声音,其依靠介质传播而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可利用家中设备开展实验并通过观察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寻找类似真空的环境,如暖瓶或注射器,用科学方法证明真空不能传声。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带着自我的个性,在实验探究或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提出无数种想法,选择随处可见的器材进行实验,能够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
结语
总之,开展自主创新实验,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还能促使他们变得更加优秀。通过进行创新性实验,学生能够不断开发智力、提升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创新教育是适应当今世界经济发展需要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教师应勇于创新和探索,不断探寻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罗荣祥 . 在新课改下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浅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J]. 新课程:中学 , 2012(1):1.
[2] 陈传海 . 初中物理实验课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创新 [J]. 新课程( 中学 ), 2012(2).
[3] 肖永琴 , 隋巧虹 . 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促进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以”滑轮”教学为例 [J]. 中学理科园地 , 2020, 16(4):3.
[4] 张珊珊 . (2016). #i{ 初中生物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以潍坊高新区浞景学校为例 }. (Doctoral dissertation, 鲁东大学 ).
[5] 郑永娟 . 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J]. 中学物理:初中版 , 2012(5):3.DOI:10.3969/j.issn.1673-9795.2012.03.027.
[6] 霍秀伟 .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研究 [J]. 数理化解题研究 , 20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