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建设思考

作者

高伟

陕西长岭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宝鸡市 721006

一、引言

航空电子产品是航空器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航空通信、导航、雷达、电子对抗等多个领域,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航空器的飞行安全与执行任务的能力。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持续性增长,加强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建设成为了航空产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生产能力的建设不仅关系到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还涵盖人才队伍、质量管理、供应链等多个方面,需要系统性的进行思考和规划。

二、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建设现状与挑战

(一)现状

1. 技术升级加快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新一代航空通信技术、高精度导航系统等不断涌现,航空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升级[2]。许多企业针对这一现象加大了对先进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投入,如采用高精度贴片机、自动化测试设备等,以满足复杂航空电子产品的生产需求。部分企业在微波毫米波电路制造、高密度互连印制板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突破,能够生产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航空电子产品。

2. 生产规模扩大

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规模逐年扩大。国内一些大型航空电子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扩建生产线,使生产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这样使产品种类不断增加,涵盖从军用到民用多个领域,也为国内外众多航空器制造商提供配套的产品。

(二)挑战

1. 高端技术瓶颈依然存在

在航空电子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尽管取得了一些技术进步,但在一些高端航空电子产品的生产技术方面,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企业在系统和软硬件领域的技术储备相对不足,导致在生产高端航空电子产品时,面临技术瓶颈,影响了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2.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航空电子产品的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然而,目前国内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速度难以满足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一方面,高校和职业院校的航空电子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与实际生产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培养出的学生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锻炼才能适应工作岗位;另一方面,高端技术人才和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导致企业在生产能力建设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缺乏核心人才的支撑。

3. 质量控制难度大

航空电子产品对质量的要求极高,其使用环境复杂多变,任何微小的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在生产过程中,因为航空电子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在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和执行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

4. 供应链不稳定

航空电子产品的生产需求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元器件以及其他配套的零部件,这些供应商来自全球各地不同的地区。由于航空电子产品的特殊性,这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和产品性能要求较高,合格的供应商数量相对有限。

三、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建设策略

(一)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1. 加大研发投入

企业应增加对航空电子产品研发的资金投入,建立研发专项资金,确保每年研发经费的增长速度高于企业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提高研发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研项目支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探索,形成多元化的研发投入机制。

2.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企业为高校和科研机构提供实践平台和工程问题导向,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3. 引进吸收先进技术

积极跟踪国际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有选择性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消化吸收并进行再创新。在引进技术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硬件设备的引进,更要重视软件技术、生产工艺、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引进和学习。

(二)注重人才队伍建设

1.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该根据航空电子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使学生在学校阶段就能够接触到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流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企业应建立内部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技术培训、管理培训和技能培训课程,鼓励员工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不断提升员工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2. 加强人才团队建设

能以项目为依托,组建跨专业的技术团队和项目团队,鼓励团队成员之间开展技术交流和合作攻关。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工作氛围。在研制过程中,由硬件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组成专业的联合项目团队,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和质量。

(三)优化生产流程与管理

1. 引入先进生产管理体系

推行精益生产理念,对航空电子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全面优化和再造。通过价值流的分析,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环节,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低成本运行。同时,引入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将产品质量缺陷率控制在极低水平,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和市场占有率 [4]。

2. 建立稳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与协调,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共享需求预测、库存信息、生产计划等数据,实现供应链的协同运作和信息共享。同时,建立供应商评估和考核机制,促使供应商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供应能力。这样能够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也能有效降低原材料供应短缺的风险。

(四)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

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依据国际标准和行业规范,建立健全航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质量职责,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同时,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2.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检测

在航空电子产品生产的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设置质量控制点。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设备、人员操作等进行严格控制,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波动因素,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5]。同时,加强对生产人员的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使每个员工都能自觉遵守质量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从源头上保证产品质量。

四、结论

航空电子产品生产能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企业从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生产流程优化、质量控制以及产业协同等多个方面同时入手,采取综合性的措施进行推进。在未来的发展中,航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应紧跟航空技术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优化生产流程和管理,强化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加强产业协同合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我国航空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正刚 . 基于精细化管理视角下的航空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效率提升分析 [J].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2021,57(12):30-32.

[2] 郑海婴 , 崔之超 , 李龙 , 等 . 基于精益生产与敏捷制造交互作用下的航空电子产品产能提升研究 [J]. 中国科技信息 ,2024,(01):132-134.

[3] 倪佳 . 军用航空电子企业生产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J]. 国防科技工业 ,2018,(03):22-25.

[4] 曹月青 . 探讨精益生产管理在五金塑料企业经营中的实际应用 [J]. 张江科技评论 ,2024,(12):144-146.

[5] 杨磊 . 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J]. 产业创新研究 ,2021,(22):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