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的有效性
杨技
微山县两城镇陈庄小学 277600
引言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结合正在改变传统的语言教学生态,给小学英语教育带来新的生机,这种融合不仅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而且从本质上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数字化时代的大背景下,探寻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是改善小学英语教育质量的关键途径。
1 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育融合有着多种重要价值,其一,信息技术拓宽了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教师可以借助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资源,给学生提供真实、地道的语言输入。其二,信息技术营造了沉浸式的语言环境,依靠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把抽象的语言知识变成形象可触的学习内容,从而减轻语言学习的认知负担,其三,信息技术支撑着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开展,智能系统能按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能力水平,给予量身打造的学习内容和反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且信息技术也拓展了语言运用的真实场景。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同世界各地的伙伴开展即时的语言练习,改进学习的真实性与实用性,最重要的是,这种融合培育了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为他们将来适应数字化社会奠定根基。
2 小学英语教育中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与挑战
2.1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
很多小学英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仅仅停留在基本的操作层面上,缺少深入融合的教学设计能力。一些教师对新的教育技术了解不多,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技术使用流于表面,不能真正为教学服务的情况。教师的培训体系也不够完善,缺少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系统培训,教师很难跟上技术发展的脚步。
2.2 学生信息素养与学习习惯的差异性研究
小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学习习惯差异明显,有的学生能熟练操作学习设备,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这导致在教学中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分心,影响学习效果,家庭信息技术环境的差异也使学生学习体验产生不平等。
2.3 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不足
虽然网上有很多英语教学资源,但是筛选、整合和利用这些资源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很多教师缺乏系统的资源管理能力。不能从海量资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的内容,而且资源的使用也只停留在简单的展示上,并没有发挥出资源应有的教学作用,学校的现有技术设备与教学资源的兼容性也是一个问题。
2.4 评价体系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性问题
传统评价方式很难确切地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结果,现存评价体系更多关注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没有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环境里培养出来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过程性评价机制不完善,不能完全体现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进程与发展路径。评价标准缺少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考虑,难以激发师生更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
3 融合信息技术的有效性策略
3.1 优化教学资源与学习环境
创建校本英语教学资源库,全方位、系统化地整理并开发符合各年级学生实际的教学资源,包括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保证资源既丰富又多样 . 大力推进智慧教室的创建进程,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智能投影仪、互动白板等,还要改善网络状况,保证快速又稳定的网络接入,为现代化教学提供切实的硬件保障,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云平台的特点,促使教学资源跨年级、跨班级共享、协作,消除信息孤岛,提升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采用先进的适应性学习系统,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进度,智能地给出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资源,从而让学生可以更高效地掌握知识,建立科学严谨的资源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教学资源进行审查与评估,保证这些资源的内容是科学的,方法是先进的,适用性很强,真正符合教学需求,通过这样一系列举措,全面优化校本英语教学的品质和成果。
3.2 学生信息素养与学习习惯的培养
把信息素养的培育全面融入英语教学的关键目标当中,细致规划出一整套专门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指引课程,确保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同样可以学到必需的信息技术技巧。通过运用项目式学习等各类更新颖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大力构建健全的数字公民教育体系,有条不紊地培养学生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观念,重视道德标准和技术伦理的价值。进一步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给予家长专门的指导,以便家长更好地配合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字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定期举行各种各样的信息技术运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他们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3.3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想要全方位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就必须构建起一套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而且要格外重视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融入评价之中。可以借助电子档案袋这样的先进数字化评价手段,详细地记录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的过程表现以及成长轨迹,从而为教育评价提供更多丰富且真实的资料支持。还要加大过程性评价的力度,尤其要关注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以及进步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情。在此基础上,引入智能评价系统就显得格外重要,它能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进行自动化评价,并给予及时有效地反馈,使评价更加高效准确。还必须建立评价结果的运用机制,使得评价结果能够真正地反作用于教学之中,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善以及教学过程的优化,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进而促使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结语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育的深度融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家庭共同参与。信息技术能够成为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助力,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开辟新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也要思考教育的本质,确保技术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宋保举 , 李宛庭 , 聂融 . 新课标下小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 甘肃教育研究 ,
.
[2] 逄昔波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21):212-214.
[3] 佟娟 .“ 双减” 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教学的整合策略[J].2024,215-217.
[4] 种敏 .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策略 [J]. 中国新通信 ,2024,26(13):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