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路径研究
珠娜
鄂托克旗第一中学 0161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不再局限于历史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通过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思政素养。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为思政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天然的土壤。然而,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自然、有效地融入思政教育,避免生硬说教,成为当前历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材资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及教师素养五个方面,系统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路径。
1 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具有多方面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从个人成长层面看,能助力学生塑造健全人格与正确价值观。历史中无数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高尚品德,能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让他们在面对现实诱惑与困境时,坚守道德底线,培养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等优秀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于社会层面而言,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 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优势
2.1 丰富教学资源,深化知识理解
高中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蕴含丰富思政元素的宝库,融入思政教育能充分挖掘并利用这些资源,让历史教学更加生动饱满。在讲述古代史时,诸如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体现出的公而忘私、勇于担当精神;文天祥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彰显的浩然正气与爱国情怀,都是绝佳的思政素材。通过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历史知识不再局限于时间、地点、事件的简单罗列,而是有了情感与价值的支撑。
2.2 培养正确价值观,塑造健全人格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融入思政教育能发挥独特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历史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如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团结协作等传统美德,以及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等现代精神。通过学习历史上的正面人物和事件,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将这些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2.3 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认同感
历史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高中历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简体汉字,从四大发明到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每一个阶段都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通过学习这些历史成就,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 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路径
3.1 依托教材内容,挖掘思政元素自然渗透
高中历史教材是思政教育渗透的基础依托,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素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深入研读教材,精准挖掘各个章节所承载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讲述中国古代史时,从商鞅变法中能挖掘出改革创新、勇于突破传统束缚的精神;通过分析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如接纳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人才、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可渗透多元包容、交流互鉴的价值观。
3.2 结合历史情境,开展课堂讨论深化认知
创设历史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历史氛围,增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等,为学生营造逼真的历史情境。在讲述鸦片战争时,播放相关纪录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战争的残酷和清政府的腐朽,然后组织课堂讨论:“面对列强的侵略,如果你是当时的中国人,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3.3 利用实践活动,强化思政教育体验感悟
实践活动是历史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在参观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文物、了解历史背景,倾听讲解员的讲解,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增强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还可以开展历史主题的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3.4 借助多元评价,激励学生践行思政理念
多元评价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思政表现,激励学生积极践行思政理念。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侧重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思政教育方面的评价。在新时代,教师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活动参与度、思想认识变化等纳入评价范围。例如,在课堂讨论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发言、提出有价值的观点,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在实践活动中,评价学生是否能够认真参与、积极合作,是否能够将思政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中思政教育的渗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挖掘教材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及提升教师素养等路径,可以有效实现历史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未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渗透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J]. 雷美玲 . 新课程导学 ,2024(31)
[2] 课程思政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J]. 唐雪敏 . 中学政史地( 教学指导 ),20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