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创新设计策略研究
王颖
廊坊市香河县教育和体育局 0654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初中历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历史思维的重要学科,承担着重要的育人使命。跨学科作业设计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打破学科界限,整合多学科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然而,当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因此,研究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创新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核心素养的内涵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认识和解释历史的根本方法,强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时空观念要求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观察和分析历史事物;史料实证强调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运用可信史料重现历史真实;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家国情怀则体现了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当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作业内容局限于教材,缺乏拓展延伸
当前初中历史作业设计存在内容局限于教材的问题。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仅仅围绕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出题,如让学生背诵教材中的历史事件时间、地点、人物等基础信息,或者对教材中的原文进行填空、默写。这种作业形式虽然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但缺乏拓展性和延伸性。历史是一门丰富的学科,其内涵和外延极为广泛,教材所呈现的只是历史知识的一部分。局限于教材的作业无法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2.2 作业形式较为传统,忽视能力培养
传统的初中历史作业形式多以书面作业为主,常见的有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这些作业形式注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但忽视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在书面作业中,学生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按照既定的模式和思路进行答题,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的空间。例如,简答题和论述题通常有固定的答案要点,学生只需按照教材内容或教师讲解的思路进行作答即可,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
2.3 作业评价方式单一,缺乏激励引导
目前初中历史作业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且评价标准往往侧重于作业的正确率。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通常只是简单地给出对错判断和分数,对于学生的解题思路、创新想法和努力程度等方面关注较少。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但思维活跃、有独特见解的学生来说,仅仅以正确率来评价作业,可能会忽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深度,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目标多元化,聚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评价目标必须突破传统单一的知识掌握评价,实现多元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如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更要着重考查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例如,在评价一份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跨学科作业时,除了看学生对丝绸之路开通时间、路线等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丝绸之路开通的原因和影响,是否具备时空观念,能将丝绸之路放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考察。
3.2 评价主体多元化,促进评价全面客观公正
改变以往教师单一评价主体的模式,构建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能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完成跨学科作业过程中的思考方式、学习方法以及努力程度,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比如在完成一份历史与地理融合的作业后,学生可以自我评价在资料收集、知识整合以及跨学科思维运用等方面的表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3.3 评价方式多样化,适应不同作业类型需求
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形式丰富多样,包括书面作业、实践作业、口头作业等,因此评价方式也应多样化。对于书面作业,除了传统的教师批改打分外,还可以采用展示性评价,将优秀作业在班级或学校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学习借鉴。同时,开展书面作业的答辩环节,让学生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4 评价反馈及时化与个性化,助力学生成长进步
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至关重要。教师要尽快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便调整学习策略。反馈内容不仅要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更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同时,评价反馈要具有个性化。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作业创新设计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与语文、地理、政治、艺术等学科的融合,设计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的跨学科作业,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同时,构建多元化的作业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跨学科作业设计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作业有效设计初探. 孟洋明. 新课程导学,2012(29)
[2]“3H”模式下初中历史与社会作业优化设计与有效训练的策略研究 .陈丽敏 . 试题与研究 ,2022(09)
[3] 如何设计初中历史作业 . 罗建伟 . 广西教育 ,2011(35)
本文系廊坊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2024 年度课题《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作业创新设计与研究》( 课题编号:20242019) 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