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英语国家概况》精准思政模式探索
袁芝妹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英语国家概况》是高职英语类专业的拓展课程,该课程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英美等几个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等方面的概况,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其它情况,提高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家国情怀,掌握英语国家基本情况、具有用英语直接、有效地进行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输出的能力的英语技能人才。
本课程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将思想政治工作、德育培养贯穿始终,在授课过程中选取与主题相关的国内外热点事件,开拓学生的思想维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不同维度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具体包括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内容,将提升中国话语体系的外语表达能力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融入技能训练,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立场,维护中国形象,传递中国价值,树立中国影响。在此框架下,课程团队对《英语国家概况》线上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并基于该线上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实践。
一、基于混合式教学的高职《英语国家概况》线上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依托湖南省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英语国家概况》的建设,课程团队进行了系统的课程思政资源建设。首先,宏观上创建“一带一路英语国家纵览”前沿板块,向学生介绍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巴基斯坦、阿联酋、肯尼亚等“一带一路”英语国家的基本情况,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增强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其次,在线上课程章节内部设计“家国情怀”专栏,通过制作与主题相关的课程思政视频,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同时在每个模块内部设“融通中外跨文化交际实训”栏目,分析跨文化交际典型案例并展示学生优秀的“跨文化交际”实训视频,以促进学生融通中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最后,课程团体在制作任何教学视频时都会合力挖掘教学内容中隐藏的课程思政元素,保证在所有单元教学视频中均有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通过以上对课程结构的重构和课程内容的悉心组织,本课程创建了宏观 - 中观 - 微观全覆盖的“线上三维度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体系”,创新了外语类课程课程思政建设理论。
二、基于《英语国家概况》线上课程思政体系的混合式教学实施
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立足服务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布局,新时代我校外语类专业教育的使命是为“走出去”服务。以此为背景,综合专业特色、课程特点,确定我校对本课程的教学定位在于“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跨文化沟通交际为目标,以英国国家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主线,培养学生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基于此,本课程依托省级在线精品课程构建了“课程思政引领,基于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能力培养的模块化内容体系”。在教育实践中颠覆传统的跨文化知识灌输模式,实现集知识增容,素养提升和实践锻炼于一体的“3D 模块化教学”。
课程充分挖掘和使用线上课程思政板块——“家国情怀”的教学资源助力课程思政实施,构建了“Presentation-Practice-Ponderation-Production (4P)”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将教授型课程变为引导型课堂,将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

图1 :《英语国家概况》线上“家国情怀”栏目教学资源总览
课前,教师将线上“家国情怀”板块的内容发布给学生(presentation),课中采用话题式问答、群聊讨论、课前回顾测验等方法完成语言和知识点的巩固与练习(practice);再以讨论、启发式教学法、辩论法等围绕话题进行辩证思考、拓展升华(ponderation);随后鼓励学生将该主题作为“融通中外跨文化交际实训”的主题内容进行产出(production)。课后,教师鼓励学生向外教再讲“中国故事”,实践真正的跨文化国际传播。
以“英国地理”为例,课前学生先观看线上原创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外教原创微课——丝路上的英国,课中教师组织学生巩固“Belt and Road Initiative”,“China-Europefreight train”等相关表达及“古丝绸之路时间,运送物资,历史影响,今中欧班列线路,相比海运的优势”等知识点;随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丝绸之路”重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战略思维;最后鼓励学生在实训环节用“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等话题“讲中国故事”。通过“层层深入,学用一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提升学生政治素养、中国话语体系的外语表达能力、高阶思维能力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将外交、外事、国际格局等内容融入课程,培养“外国语”、“中国心”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同样以“美国经济”为例,除了让学生从“经济”角度了解中美贸易战,还引导学生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角度思考贸易战发生的深层历史逻辑,从“外交”、“国际关系”、“民生”等角度思考其影响。
三、《英语国家概况》混合式课程思政的特色
《英语国家概况》通过线上线下讲授英语国家基本情况和文化习俗,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中国文化的传播能力,通过中西文化对比培养学生爱国热情和家国情怀,其课程内容本质与课程思政同行。课程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整合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并打通与各主体、各教学部门间的思政育人渠道,能够实现教学主体和机制上的思政育人协同。
更重要的是,课程依托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进行了系统的课程思政建设,构建了宏观 - 中观 - 微观全覆盖的“线上三维度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体系”;基于此实施“课程思政引领,基于跨文化沟通与传播能力培养的 3D 模块化教学”,创新 4P 混合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能有效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力、夯实语言应用能力、增进高阶思维能力、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四、结束语
英语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 , 是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相比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 建构一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体系更应该成为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本教学团队依托湖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对《英语国家概况》线上课程思政体系进行了体系化建设,再依托线上课程思政体系构建了线上线下交互融合的课程思政模式,尝试建立了《英语国家概况》课程思政育人新形态。今后研究焦点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走出课程层面,对外语类专业的课程思政体系化建设进行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岳曼曼 , 刘正光 . 混合式教学契合外语课程思政 : 理念与路径 [J]. 外语教学 ,2020.11
[2] 吴 宁 , 祁有晶 .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国家概况课教学方法初探 . 英语广场[J].2021(5)
[3] 侯小芳 , 刘惠玲 .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英语国家概况”课程为例湘南学院学报 [J].2022(43)
[4] 刘永清. 新文科背景下“英美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探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J].2023(43)
作者简介:袁芝妹(1984 年 1 月),女,汉族,湖南长沙人,京都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化专业,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