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教学评一体化下高中数学主题教研应用研究

作者

张志勇

广东省饶平县凤洲中学 5157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已成为教育领域的核心热点。这一理念强调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深度融合,让教学各环节形成相互支撑、协同共进的有机整体,最终实现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质量的双重提升。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主题教研是凝聚教师智慧、破解教学难题的重要载体,然而当前许多高中数学主题教研却陷入“主题零散无方向”“活动流于形式”的困境,教研实效大打折扣。因此,将教学评一体化理念融入高中数学主题教研,为突破教研瓶颈、赋能教学发展提供了关键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教学评一体化的内涵

教学评一体化,是将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视作不可分割的整体,让三者在教学全过程中相互关联、动态适配。教学目标是核心指引,不仅明确学生需达成的学习成果,更要具备可观测、可评价的特质;教学活动是目标落地的载体,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需紧扣目标,确保方向不偏离;教学评价则是贯穿始终的“导航仪”,既要检测目标达成度、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更要为教学活动的优化调整提供精准依据。在这一模式下,教学不再是“目标与评价脱节”的单向输出,而是形成“目标引领活动 — 活动生成数据 — 评价反哺教学”的闭环系统,让教学每一步都扎实且有方向。

2 高中数学主题教研的现状与问题

2.1 教研主题缺乏系统性规划

当前高中数学主题教研在主题选择上,普遍存在“碎片化”问题,缺乏长远、系统的规划。许多数学教研组确定教研主题时随意性较强,未能围绕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与学生认知规律,构建循序渐进的教研主题框架。例如在函数板块教研中,今年聚焦“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明年却跳跃到“三角函数应用”,中间忽略了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关键内容的教研衔接。这种零散的主题设置,导致教师难以形成连贯的教学策略体系,学生学习时也容易陷入“知识断层”的困境,难以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

2.2 教研活动与教学实践脱节

部分高中数学主题教研陷入“重理论、轻实践”的误区,与一线教学需求严重脱节。一些教研活动过度追求前沿教育理念的探讨,动辄研究“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模式创新”,却未充分考量学校教学资源、学生基础差异、教学时间限制等现实因素。比如研讨中提出的“项目式数学教学模式”,虽理念先进,但在实际教学中,因班级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课时紧张等问题,根本无法有效落地,最终让教研成果沦为“纸上谈兵”,无法为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难题。

3 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数学主题教研中的应用策略

3.1 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目标体系,引领主题教研方向

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一体化目标体系,是高中数学主题教研的“定盘星”。传统教研中,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割裂,导致教研方向模糊;而一体化目标体系要求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可观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以“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主题教研为例,教学目标不仅设定为“学生理解三角函数图像特征、掌握性质并能解决实际问题”,更细化出具体评价指标:能准确画出正弦、余弦函数图像(可通过课堂绘图作业评价),能结合图像分析单调性、奇偶性(可通过课堂提问、小测验评价),能运用性质解决简谐运动等实际问题(可通过应用题完成情况评价),让教研主题始终围绕“目标 — 评价”双导向展开,避免方向偏移。

3.2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促进主题教研深化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是推动高中数学主题教研向深处扎根的关键。传统评价多依赖教师总结性评价,方式单一且反馈滞后;而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需构建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以“立体几何初步”主题教研为例,教师可采用即时性评价:当学生准确指出棱柱的“两个底面平行且全等”特征时,立即肯定“你精准抓住了棱柱的核心属性,能再说说棱柱与棱锥的本质区别吗?”,在表扬中引导深度学习;引入学生自评与互评:小组讨论棱锥性质后,先让学生反思“我在讨论中是否清晰表达了观点?”,再让同伴评价“他提到的棱锥顶点投影位置很关键,但未结合实例说明”,在互评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让评价真正成为深化教研的“助推器”。

3.3 强化评价反馈与教学调整,提升主题教研质量

评价反馈是教学评一体化的“核心纽带”,强化反馈并据此调整教学,能让高中数学主题教研质量显著提升。评价的终极目的不是“打分”,而是发现教学问题、优化教学策略。以“数列”主题教研为例,教师通过课堂小测、单元测试收集学生学习数据,若发现多数学生在“错位相减法求和”上存在困难,可立即在教研活动中与同事共同剖析原因:是教学中对“错位对齐 — 相减 —化简”步骤讲解不够细致,还是针对性练习不足?随后共同调整教学策略,如设计“错位相减分步拆解练习”、制作动画演示解题过程,让教研成果直接服务于教学改进,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3.4 开展教学评一体化主题教研活动,增强教师专业能力

开展专项教学评一体化主题教研活动,是助力高中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通过组织教师参与专题研讨、优质课观摩、教学实践打磨等活动,让教师在沉浸式体验中深化对一体化理念的理解。例如举办“教学评一体化数学优质课展示”活动,让授课教师分享“如何根据评价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听课教师围绕“评价是否贯穿教学全程”“反馈是否及时有效”展开研讨。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评一体化为高中数学主题教研注入了全新活力,是提升教学质量与教研水平的关键抓手。将这一理念融入高中数学主题教研,能精准破解教研主题零散、活动脱节、成果难转化等问题,让教研真正聚焦教学需求,既助力学生构建扎实的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也推动教师在专业成长道路上稳步前行。从实际案例可见,教学评一体化在高中数学主题教研中的应用成效显著,未来需持续深化实践,让这一理念真正成为高中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参考文献:

[1]“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J]. 王钰婷 ; 文斌 . 数理天地 ( 高中版 ),2024(23)

[2]“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J].王仲年 . 高考 ,20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