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革命遗址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研究

作者

李盛勇

虎林市文物保护中心158400

摘要:革命遗址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记忆,其文物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红色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逐渐成为文化教育和旅游融合的有力载体,尤其是在纪念革命历史和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分析了当前革命遗址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中的挑战与机遇,阐述了两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通过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提出了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路径,包括加强历史文化价值的挖掘、优化红色研学旅行的教学设计、提升旅游与教育的互动性等方面。研究表明,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有机融合,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遗产,还能促进红色文化的普及与教育,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与技术手段的应用,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革命遗址,文物保护,红色研学旅行,文化传承,融合发展

引言

革命遗址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它们承载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对于新时代的文化教育和历史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化,革命遗址的文物保护和利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随着红色研学旅行的兴起,革命遗址不再仅仅是静态的历史遗物,而成为了互动性和教育性更强的文化载体。红色研学旅行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将革命历史与旅行体验结合,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和游客的关注,尤其是在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并非没有挑战,如何在确保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革命遗址开展红色研学旅行,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将探讨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路径,提出相关对策,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一、革命遗址文物保护的现状与问题

革命遗址文物作为文化遗产的核心部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革命精神,其保护工作事关文化传承和社会历史教育。然而,革命遗址的文物保护工作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革命遗址的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但由于游客管理和设施建设的不完善,部分遗址出现了环境污染和人为破坏的问题。例如,一些游客未按规定行事,擅自触摸文物或在文物旁进行不当行为,导致了文物的磨损与破坏。此外,部分革命遗址的基础设施和保护设施未能及时跟上旅游发展的步伐,缺乏现代化的保护设备和技术手段,使得文物在长期的游客流量中遭受不可逆的损害。其次,文物保护资金的短缺也是当前面临的严峻问题。大多数革命遗址在文物保护和修复上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部分历史遗址的保护工作停滞或无力进行。第三,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开发之间缺乏平衡,过度商业化的开发方式不仅影响了遗址的历史真实性,还可能导致部分遗址的功能丧失。如何在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实现有效的平衡,是当前革命遗址文物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红色研学旅行的兴起与发展

红色研学旅行作为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兴旅游形式,成为了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将旅行与教育结合,通过让游客尤其是青少年亲身参观革命遗址,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研学旅行不仅是一种旅游活动,更是一次深刻的历史教育和文化熏陶。通过研学旅行,学生们能够在历史的现场,亲眼目睹历史遗迹,听革命先烈的故事,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这种结合历史教育与旅游体验的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革命历史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随着社会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校和组织开始选择革命遗址作为红色研学旅行的目的地,形成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活动。然而,红色研学旅行的推广和发展并非没有挑战,如何在确保教育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商业化,保证革命遗址的文化内涵不被遗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路径

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首先需要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开展合理的旅游和教育活动。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首先,要加强文物保护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革命遗址的文物在红色研学旅行活动中不受损害。这包括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保护、虚拟现实技术等,帮助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文物的历史价值,同时减少对文物的物理接触。其次,要优化红色研学旅行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确保游客特别是青少年能够通过参观、听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和文化。

四、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融合发展的实际案例

近年来,许多革命遗址和红色研学旅行的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延安革命遗址为例,延安的革命遗址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还通过一系列红色研学旅行活动,将延安革命历史与现代教育有机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宝塔山等重要革命遗址,通过讲解员的讲解、红色电影播放、情景再现等活动,学生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历史情怀。此外,延安市还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了虚拟旅游平台,使学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提前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遗产,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通过这些实际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不仅为革命遗址提供了更有效的保护方式,也让游客尤其是学生能够在参观过程中收获更多的文化教育。

五、结语

综上所述,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发展,是文物保护与旅游、教育相结合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价值。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创新的教育形式,可以实现革命遗址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普及。然而,这一过程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过度商业化、文物保护资金不足等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各方共同努力,推动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有机融合。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管理体系的完善,革命遗址文物保护与红色研学旅行的融合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教育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严贝妮,张春,汪姗姗.乡村振兴战略下县级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案例研究——以长三角地区80个县图书馆为例[J/OL].图书馆,1-7[2025-02-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3.1031.g2. 2025 0207.1740.014.html.

[2]张治强,吴炎亮,刘托,等.笔谈:整体性保护视野下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J].中国文化遗产,2025,(01):4-24.

[3]荣凌,王强,许敏.四川红色美丽村庄建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研究[J/OL].长征学刊,1-10[2025-02-20].http://kns.cnki.net/kcms /detail/51.1805.C.20250122.1019.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