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体系构建

作者

张红霞

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大刘庄镇学区马刘庄小学 0549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需培养“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大核心素养。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核心形式,不仅是语法词汇的机械组合,更是学生思维深度、情感态度与文化认知的综合体现。然而,传统写作评价存在三大弊端:一是过度聚焦语言规范,忽视思维创新与情感表达;二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缺乏对写作过程的动态追踪;三是评价主体单一,学生自我反思能力薄弱。例如,H市B区2024年调研显示,78% 的教师仍以“语句通顺”“结构完整”作为主要评价标准,仅 12% 的课堂涉及批判性思维训练。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与文化自信等多个维度。基于其构建的写作评价体系,能突破传统评价聚焦语言规范的局限,引导学生从单纯追求语句通顺,转向在写作中锤炼逻辑思维,如通过设计文章矛盾冲突展现思考深度;激发审美创造力,运用环境描写、细节刻画传递情感与美感;增强文化自信,在作品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体现正确价值观。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其未来学习与生活筑牢根基。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目标偏离核心素养导向,过于侧重语言形式

当前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中,许多教师仍受传统观念束缚,将评价重点放在语言形式层面,如字词书写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语法有无错误等。以记叙文写作为例,评价时往往只看学生是否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而对学生在写作中展现出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文化理解关注不足。比如学生在作文中描写一次旅行,详细记录了沿途的风景和行程安排,语言流畅,但缺乏对旅行中独特感受和思考的表达。

2.2 评价方式单一,缺乏多元互动

在小学语文写作评价过程中,方式单一的问题较为突出。多数情况下,评价主要由教师完成,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缺乏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机会。教师批改作文时,通常采用打分和写评语的方式,评语也往往比较笼统,如“内容较丰富”“结构较合理”等,缺乏具体的指导和针对性的建议。而且这种单向的评价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自己写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也难以从同伴的作文中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思路和方法。

2.3 评价过程忽视写作思维发展,缺乏过程性指导

写作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包括构思、选材、组织语言等多个环节。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往往只关注最终的作文成果,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思维发展的评价和过程性指导。教师在评价时,很少关注学生在写作前的构思过程,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思考、是否有独特的创意等;也不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无法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3.1 明确评价目标,精准对接核心素养维度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体系,首要任务是明确评价目标,使其与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精准对接。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评价目标应聚焦于学生能否准确、规范、生动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想法,包括字词的选择、语句的通顺度、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等。例如,在评价一篇写景作文时,关注学生是否能用丰富的词汇描绘出景物的特点,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思维发展与提升维度,评价要考量学生写作中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如看学生在论述观点时是否条理清晰、论证充分,能否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

3.2 丰富评价主体,构建多元互动评价模式

传统的写作评价以教师为主,而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应丰富评价主体,构建多元互动的评价模式。除了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学生自评能让他们反思写作过程,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学生在自评作文时,可以思考自己选材是否新颖、结构是否合理等。互评则为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他们可以从同伴的作文中汲取灵感,学习不同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在互评过程中,学生还能锻炼批判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3 优化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与表现性评价

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优化评价方法,注重过程性与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写作前的构思、资料收集,写作中的修改、完善,以及写作后的反思等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写作行为、查阅写作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和努力程度。

3.4 完善评价反馈,提供个性化指导与发展建议

完善的评价反馈是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反馈要及时、具体、有针对性,能够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写作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反馈时,不能仅仅给出分数或等级,而要详细指出作文中的亮点,如精彩的语句、独特的构思等,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心。

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评价体系,通过四维模型整合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要素,以分层标准满足个性化需求,借助过程性工具实现动态追踪,依托多元互动机制激发主体性,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评价精准度。实践验证表明,该体系能有效提升学生写作素养,为小学语文评价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参考文献:

[1] 论课程核心素养:走向“新三维目标”[J]. 张华. 教育研究,2023(09)

[2] 义务教育语文学习任务群的价值、结构与实施[J]. 郑桂华. 课程. 教材 . 教法 ,20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