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教学在语文中的运用研究
许凌云
内蒙古财经大学附属学校 010010
引言
教育理念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难契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要求。语文是兼具工具属性和人文特征的关键学科,其教育目标不应仅提高学生语言应用水平,更要塑造思想品质和审美素养。但目前部分课堂重知识传授、轻主体参与,导致教学互动不足、学习成效受限。要突破瓶颈,需探寻更有效的教学途径。在此情况下,体验式教学以其实践导向的优势,为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新办法。
1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体验式教学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探究、情境创设、情感共鸣等途径,让学习者在实际环境中探索思考。其理论将传统单向知识传授变为实践推动认知生成,体现知识获取与能力发展的双向互动,可追溯到“知行合一”思想,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以达成教育目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规划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以加深认识。可采用情景模拟法助学生体会知识本质。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情感参与,关注学生心理需求,营造人文关怀课堂氛围。该模式对教育者要求更高,需具备过硬专业素养、较强课程设计和资源整合协调能力。
1.2 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西方教育领域体验式教学理论源于建构主义学习观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强调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情境真实性对学习成果的重要性;人本主义教育侧重开发个体主体性与潜能,提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涵盖自主意识、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等。基于此,体验式教学通过情感投入和反思,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实现个性化发展。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习是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中主动创建知识体系的关键环节,要求教育工作者提供多种学习资源、营造真实情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人本主义重视教育目的规划,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化需求与兴趣满足,努力开发潜能。将这两种理论应用于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操作能力与革新意识,考虑个体差异,设计有挑战且有趣的学习情境,以增强自主学习效果并培养合作精神。
2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1 情境创设
在语文教育领域里,情境创设是体验式教学的关键要素,被普遍应用于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意义。通过塑造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空间,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情感意蕴和哲理内涵。在分析古典诗词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符合诗歌意境的画面或者背景音乐,带领学生深刻体会作者营造的艺术氛围,而且还可以利用角色扮演活动,促使学生以创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创作过程或者互动交流当中,以此加深他们对作品艺术特色的认知。情境创设也可以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让学生依靠自身的经历对课文内容展开相关联的思考,提升学习的沉浸程度和参与感,这种方法不但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新的活力。
2.2 角色扮演
语文教学实践当中,角色扮演属于一种浸入式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认知体会。通过引导学生还原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有益于他们深入领会角色的心理特性,情感发展脉络以及叙事结构的内在逻辑。在讲授戏剧文本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分组分段表演活动,要学生精确掌握台词节奏,肢体动作以及人物之间的互动联系,这类实践活动既加强了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又推动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能力的提升。要想让角色扮演教学活动顺利开展起来,教师就得做全面的前期准备工作,仔细挑选合适的教学素材,恰当规划任务流程,还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引领。努力塑造积极向上学习环境,唤起学生的实践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加入进来,敢于迎接适度的挑战,当遇到麻烦的时候,给予正面回馈,如此一来,学生就能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本质意义,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
2.3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属于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构成要素,在语文教育领域有着显著的实践意义。它的核心目的在于通过小组合作来推动师生互动以及同伴之间的交流,进而达成知识构建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双重目的。在解读复杂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给每个小组指定一些任务,比如探究主题,剖析人物或者解析艺术手法等等,各个小组完成任务之后就要开展成果展现并分享经验,从而促使大家共同深入领会文本内涵并做到整体认知。要想让合作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就得做好目标规划和制度安排工作,还要对各个小组的运行情况随时进行监测,及时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视个体自主性和资源整合的教育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分组讨论,只有当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并有效合作的时候,知识共享和能力提升才有可能实现,这样才能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2.4 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范畴内,实践活动属于体验式学习的重要部分,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变成实践能力。经过教师用心规划各种各样的实践课程,学生就能在真实或者模仿的情境当中运用语言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加深对文本内涵的认识,改进实际应用水平。可以举办主题演讲,辩论赛或者读书交流会之类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表达的时候锻炼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实践活动还可以联系社会热点或者日常生活的经验,让学生参加调研分析,撰写报告或者创作文学作品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创新精神。这样的活动既推动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发展,又提升了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结语
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教育里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不过它在实际操作时也暴露了不少局限性,通过形成系统的教学架构并充实实施方案,这种模式大概会极大改善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敏 .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中的运用实践 [J]. 学苑教育,2024(01):13-15.
[2] 周靖 . 体验式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J]. 江西教育,2023(39):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