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实践路径研究

作者

李冉

承德市围场县第一中学

引言

当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常面临着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实效性不足等问题。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以富有争议性、开放性的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使思想政治课堂充满活力。探索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实践路径,对于提升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精选议题,激活课堂兴趣引擎

一个好的议题应当兼具教育性、思辨性和时代性,既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探究欲望。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与社会热点的结合点,设计出既能承载知识内容又具有讨论价值的议题。以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浪潮中焕发生机”这一议题。该议题既紧扣了教材中关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核心知识,又关联了当下国潮兴起、非遗保护等社会热点。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列举身边的传统文化现象,如汉服热、故宫文创等,进而引发讨论:这些现象是真正的文化传承还是商业炒作?传统文化要如何创新才能保持生命力?通过这样的议题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可感,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理解。

二、优化流程,搭建深度探究阶梯

教师需要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搭建从感知到理解、从探究到应用的深度认知阶梯。一个完整的议题式教学流程应当包括议题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总结升华四个有机组成部分。以人教版中“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教学实践为例。教师可以选取“网约车行业的发展与规范”这一现实议题,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在议题导入阶段,通过展示网约车从快速兴起到规范发展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市场自发调节与政府宏观调控之间的关系,激发探究兴趣。在自主探究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消费者、驾驶员、平台企业等不同角度收集资料,分析网约车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价格机制、竞争秩序等问题,并研究政府出台的相关监管政策。这一过程着重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合作交流阶段,各小组分享研究成果,并围绕“如何既鼓励创新又规范发展”展开研讨。教师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抽象出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一般规律,理解二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辩证关系。最后通过总结升华,帮助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认识,实现从具体现象到理论本质的认知飞跃。这样的流程设计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中,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情境,营造真实体验氛围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具有代入感和体验性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体验中感悟,实现知识学习与价值引领的统一。比如在“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设计“社区电梯安装协商会”情境教学活动。首先,教师提出: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面临哪些难题?如何协调不同楼层的利益诉求?这一现实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民主管理案例。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分别代表一层、中间楼层和高层住户,以及物业公司和社区工作人员。每个小组需要从自身角色立场出发,研究相关政策和案例,准备协商方案。

课堂实施过程中,教师组织模拟协商会,由学生代表轮流发言,阐述立场并提出解决方案。其他学生作为观察员,记录各方观点和协商过程。教师适时引导讨论方向,提示学生关注利益平衡、程序公正、协商民主等关键要素。通过这种贴近现实的情境体验,学生不仅深化了对民主管理内涵的理解,更在实践中培养了换位思考、理性表达和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元评价,促进素养全面提升

评价体系应当兼顾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既关注学习成果,更重视探究过程,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我们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设计层层递进的多元评价方案。在开展“如何认识校园生活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议题探究时,首先运用过程性评价工具,设计课堂观察记录表,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参与讨论等维度记录表现,重点关注其思维深度和参与质量。例如,在学生探讨“学业压力与个性发展”这一矛盾时,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能否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评估其哲学思维的运用能力。

接着,实施小组合作评价,制定明确的量规标准,从团队协作、贡献程度、沟通效果等角度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例如在分析“自由与纪律”的矛盾关系时,各小组需要展示讨论成果,并依据量规相互评价,这一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能提升其批判性思维能力。最后要求学生撰写学习反思报告,围绕在矛盾分析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如何运用矛盾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等问题进行自我评估。教师可通过设计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梳理学习收获,培养元认知能力。适当采用知识测试,考查学生对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关系等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确保知识目标的落实。这种多元评价体系将过程与结果、知识与能力、个体与群体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全面评估教学效果,更能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思维品质和综合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促进议题式教学实效的真正提升。

结论

议题式教学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精选议题、优化流程、创设情境和多元评价等实践路径,有效提升了课堂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进一步探索议题式教学与教材内容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实施策略,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 高佳欣 , 吴暇 .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翻转课堂教学刍议 [J]. 成才之路 ,2024(1):49-52.

[2] 单体敏. 以议题式教学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堂研究[D]. 江苏:苏州大学 ,2024.

[3] 王海艳 .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J]. 新课程 ,2022(42):149-151.

[4] 喻文琴 . 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研究 [D]. 四川 :四川师范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