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体验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朱君慧
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735000
引言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日益强调语用实践与情境学习,尤其在口语交际板块的设计中,呈现出贴近生活、关注表达、引导倾听的明显趋势。相较于传统注重书面语训练的语文教学体系,现代语文课程更加注重语言在实际交流中的灵活应用能力。口语交际作为学生语文能力外显的重要形式,既是日常学习与生活交流的桥梁,也是培养思维表达逻辑与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口语交际仍存在形式单一、脱离学生生活、评价方式单薄等问题,影响其有效性与目标达成度。生活体验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起点,是语言生成的原材料。将生活体验自然融入口语交际教学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交际兴趣,还能激活其表达动机,增强语言使用的真实性与实用性。本文围绕“基于生活体验”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展开探析,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策略,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学启示与改进方向。
一、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中,口语交际常被边缘化,虽有教材安排,但实际教学中常被压缩或忽略。一方面,教师对其重视不足,常将其简化为课前发言或课后对话,缺乏系统设计与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受课堂时间限制和教学任务繁重影响,教师难以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交流实效的活动。教学内容也常与学生经验脱节,交际话题空泛,缺乏情感共鸣,学生表达动力不足,导致交际活动流于形式,缺乏深度和互动。
部分课堂过于强调语言规范和逻辑清晰,忽视语言背后的情感与表达意图。教师常关注表达是否完整,而忽略学生是否真实表达自我、与听众建立有效互动。同时,交际活动多为单向展示,缺乏真实语境中的互动机制,学生难以养成倾听与回应的习惯。部分学生因缺乏生活积累与表达练习,对交际产生畏难情绪,出现“能写不能说”“敢想不敢讲”的问题。因此,转变教学理念,设计更具生活气息和表达动因的交际情境,成为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效果的关键路径。
二、生活体验对口语交际能力形成的内在价值
生活是语言生成的土壤,学生的语言能力根植于其生活经验的积累与感知。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与表达尚处发展初期,对语言的掌握往往建立在直观体验、真实情感和具体语境之上。当交际内容源于日常生活,表达就不再是生搬硬套,而是自然流露的观点与情感。真实生活场景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他们主动愿讲、敢讲,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养成提供坚实的现实支撑。由生活体验转化而来的语言输出更具真实性、情感性和交流价值,有助于形成以交流为核心、以语用为导向的良好交际习惯。
同时,生活体验有助于学生建立语言使用的目的意识,明确交际是为了解决问题、表达观点、传达情感,而非单纯的语言组织。这种意识能促使他们根据交流对象与环境调整语言内容与表达方式,提升表达的灵活性与适应性。生活情境还能帮助学生迅速建立语言与意义的关联,在面对抽象话题时找到情感入口,提高表达效率与交际质量。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片段、校园活动和家庭经验,使语言学习与生活经验形成互动,推动交际能力在真实语境中自然生成。
三、口语交际教学中生活化实践的策略探索
为推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生活化,应有意识地将交际内容、形式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度融合。首先,话题设定应贴近生活,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中提取内容,如“校园小事”“家中的约定”“身边的变化”等,使表达更具真情实感。其次,创设真实情境,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学会表达与倾听。还应注重表达过程的层次推进,不仅关注“发生了什么”,更鼓励学生表达“我怎么想的”“我为什么这样做”,增强表达的思想深度与语言感染力。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讲民间故事”为例,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家人讲述的传说或节日中的民俗传说,让学生在梳理故事结构的同时,回顾讲述的语境、模仿讲述的语调、表达讲述时的情绪。此类内容既来源于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经验,又具有典型的口语表达特征,在交际活动中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并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与表达感染力。通过讲故事、互相提问、角色代入等方式,逐步训练学生的语言流畅性、表达逻辑与互动意识,实现从生活体验到语言表达的自然过渡。
四、构建支持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机制
要真正落实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需要在课程设计、评价体系与师资发展等方面提供机制保障。首先,课程内容应赋予口语交际更独立、完整的教学空间,将其从附属地位提升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交际资源,结合生活热点与学生经验进行再加工,构建内容鲜活、层次丰富的交际单元。其次,评价体系应由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关注学生在交际过程中的情感投入、表达意愿和策略使用,建立激励性与发展性兼具的评价机制,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表达方式。
在师资建设方面,应提升教师对交际教学的理解力与设计力。当前不少教师面临交际活动难组织、效果难保障等问题,其根源在于缺乏对语言交际本质与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系统把握。应通过教研培训、教学观摩与案例研讨,不断提升教师构建生活化情境的能力,增强引导学生表达与互动的策略储备。同时,应推动家校协同,鼓励家长在生活中提供表达机会,引导孩子主动、清晰地表达自我,增强交际信心。唯有课程、评价、教师、家庭多方协同,生活化口语交际教学路径方能真正落地并长期发挥成效。
结论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真实表达能力与实际交流水平,而生活体验正是语言生成与交流的起点。当前,口语交际教学面临内容脱节、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等现实困境,唯有回归生活本源,才能重塑语言学习的动力与活力。将生活体验有机融入口语交际教学,是实现语言能力向语用能力转化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实际教材内容,探讨了基于生活体验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并提出从课程内容、教学实践、机制保障等方面构建整体推进体系。未来,需进一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以生活化、实践化、情境化为导向,使学生在真实表达中培养语言能力,在积极交流中形成思维品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彬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创新 [J]. 课堂内外 ( 高中版 ),2025,(23):72-73.
[2] 陈寅东 , 刘正江 .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立场表达与建构 [J]. 教学与管理 ,2025,(15):75-80.
[3] 潘婷 . 情境创设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J].教育界 ,2025,(1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