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依托心理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注意力品质的研究

作者

兰晨

吉林大学附属小学 吉林长春 130000

一、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注意力的集中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果。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面临的信息干扰越来越多,如何在课堂上有效抓住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心理课堂活动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手段,正逐渐被应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力品质。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心理课堂活动,教育工作者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水平,还能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依托心理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注意力品质的有效策略,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注意力品质的概述

注意力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重要领域。众多研究表明,注意力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与其情感调节、社交能力发展等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注意力对 9—13 岁的学生存在显著的影响作用,特别是注意广度与学业成绩关系最密切。丁锦宏的研究显示,注意力集中是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障。通过系统的注意力训练,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注意品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 [1]。马超的研究显示,通过执行功能训练和正念训练,可以增强学生注意的灵活性,从而提升他们的注意水平[2]。王称丽的研究也表明,对学生进行为期2 个月的注意力训练后,他们的注意力水平有明显提高[3]。

根据注意力的选择性、持续性、分配性和转移性等特性,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设计了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以优化学生的注意力表现。

在教育实践中,心理课堂活动因其互动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注意力训练。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团队游戏和讨论会等形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和社交能力。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和互动软件,也可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三、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我校五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选取 200 名学生,其中男生102 名,女生 98 名。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够为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设计。将参与研究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常规教学,另一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加入专门设计的心理课堂活动,持续一学期。实验开始前,对所有参与学生进行注意力基础测试,实验结束后再次进行测试,以评估心理课堂活动对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影响。

3. 数据收集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标准化注意力测试问卷和课堂观察进行。注意力测试问卷包括注意力的稳定性、集中性、分配性和转移性等多个维度,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注意力品质。课堂观察则由研究人员记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表现,包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干扰反应等。

四、心理课堂活动的实施

1. 活动设计原则

心理课堂活动的设计需遵循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则,确保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实用性。活动的设计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同时要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其注意力品质的全面发展。

根据素材中的研究,心理课堂活动的设计还需注重活动的层次性和逻辑性。活动应由简到繁,环环相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参与。例如,可以通过简单的注意力训练游戏开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团队协作任务,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注意力品质。

2. 具体活动案例

(1)注意力集中训练:通过“凝视训练”游戏,学生需要集中注意力凝视一个固定点,逐渐延长凝视时间,以提高注意力的集中性和稳定性。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凝视一个静止的物体,如一支笔或一个几何图形,要求他们保持凝视至少一分钟。随着训练的进展,逐渐增加凝视的时间。

(2)注意力分配训练:在“边听讲边记笔记”活动中,教师口头描述数学题,学生快速记下来,看谁记得又快又准。这一活动旨在训练学生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描述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如应用题,学生需要在听讲的同时,快速记录关键信息,并在课后完成解题。

(3)注意力转移训练:在数学习题课上,学生在进行试卷改错工作时穿插写作业,即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改正错题。这种方法训练学生在不同任务间快速转换注意力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在完成一部分数学作业后,立即进行试卷的改错工作,然后再继续完成作业。

五、研究结果

1. 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心理课堂活动,实验组的学生在注意力品质的各项指标上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在注意力的稳定性和转移性方面。相比之下,对照组的学生注意力品质变化不明显。

具体数据表明,实验组学生在注意力测试中的得分显著提高,特别是在抗干扰和注意力分配维度上。这表明心理课堂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品质,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 心理课堂活动的效果分析

心理课堂活动通过多样化的互动和参与形式,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动中的游戏和竞赛元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训练和提升注意力品质。此外,活动的设计还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获得相应的提升。

六、讨论

1. 心理课堂活动对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培养机制

心理课堂活动通过创造丰富的学习环境和多样化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提高注意力品质。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还提升了他们在不同任务间转移注意力的灵活性。此外,活动中的团队合作和互动环节,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

研究表明,心理课堂活动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品质。例如,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游戏,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练习注意力集中和转移,提高应对复杂任务的能力。通过团队合作任务,学生可以在互动中学习如何合理分配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本研究虽然在培养学生注意力品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其次,研究的持续时间较短,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进行,并延长实验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心理课堂活动的效果。

此外,未来研究还可以探索不同类型的心理课堂活动对学生注意力品质的影响。例如,可以设计更多针对性的注意力训练活动,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进一步提升活动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品质。

七、研究结论及其教育意义

本研究通过实施心理课堂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品质,特别是在注意力的稳定性和转移性方面。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自我控制能力。研究表明,心理课堂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干预手段,可以作为常规教学的有力补充。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心理课堂活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社交技能和合作意识。这表明,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可以在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品质的同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总之,本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为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品质和学习效率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更广泛的学生群体中进行,并探索更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本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丁锦宏 , 潘发达 , 王玉娟 , 等 . 9~13 岁小学生注意力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J]. 交通医学 ,2012,26(06):569-572+579.

[2] 马超 . 执行功能训练和正念训练对促进小学儿童注意力的比较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3] 王称丽. 中小学生注意力发展及培养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1.

注:此文章系课题《依托心理课堂活动培养学生注意力品质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