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探究
刘婷
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422000
前言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以及生育观念的转变,对婴幼儿托育服务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1]。然而,与之不相匹配的是,我国婴幼儿托育服务行业面临着专业人才极度匮乏的困境。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肩负着为托育机构输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的重任。因此,探究如何有效培养该专业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精准对接社会需求
学校应该组织专业的教师和行业专家,深入到托育机构、社区和家庭中,进行广泛的调研,了解到社会对于婴幼儿托育服务和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托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趋势,为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奠定基础,通过调查了解各托育机构的岗位职责与能力要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对接。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学生的发展特征,确定多层次的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层次的培养上,要把重点放在对婴幼儿托育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上,能在托育机构和社区中从事一线托育服务和管理工作,本科层次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他们能够胜任托育机构的管理、培训、教研等工作,为托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端人才支撑,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托育机构的特点,在培养目标上要有一定的弹性与适应性,以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 [2]。
二、优化课程体系,强化职业能力培养
针对托育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建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体系,比如根据婴幼儿的日常生活照料、健康观察与护理、教育教学活动组织、家园沟通与合作等工作环节,分别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模块,每一个课程模块都包括了理论教学,同时也注重了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对托育工作的整个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逐渐掌握了各个阶段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升了自己的职业能力。高职要适当提高实践课的比例,保证实践课占总课时的 50% 以上,实践教学应包括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两个方面,在校内训练中,要建立健全的训练教学系统,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模拟托育机构运作训练等,并配备足够的训练设施和设备,例如婴儿模拟模型、托育教具、模拟托育室等,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习,在校外实习时,要选择高质量的托育机构,与托育机构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制订详尽的实习计划与评估标准,加强对学生实习过程的引导与管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要积极引进在婴幼儿护理服务和管理方面有专业背景或行业经验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充实教师队伍,这些人才将会带来先进的育儿观念、教育方法及实践经验,从而有力地支撑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与培养,让他们参加国内外托育行业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到托育机构进行实习,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科技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能够及时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比如学校可定期选派教师到知名托育机构挂职锻炼,参加托育机构的日常工作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使教师既能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又能把托育机构的实践案例带到课堂上来,丰富教育内容。高职还要建立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教师队伍,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课题等方面开展工作,定期组织一支教师队伍进行教研活动,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共享教学经验及教学资源,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协作,使整个队伍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得到提升,例如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观摩和公开课评审,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
四、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要增加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先进、贴近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该实训基地应当包括婴幼儿生活照料区、卫生观察区、教育教学活动区、游戏活动区、模拟托育机构管理区等多个功能区,并为婴儿床、哺乳器具、消毒设备、玩具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等提供完备的实训设备和设备,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实训基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实训课程、实训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实训基地的有效利用。通过校内实训,学生可以在仿真工作环境中反复地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对婴幼儿托育的各种基本技术及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以后的校外实习及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极与各类托育机构、幼儿园、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扩大校外实习基地,在选择实习基地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办园(院)资质、管理水平、师资队伍、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考察,以保证实习基地的高质量,与实习基地签定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共同制订实习计划、内容及考核标准,定期组织教师对实习基地进行检查、指导,及时掌握实习情况,及时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鼓励实习基地参与到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进程中,通过共同开发课程,参与教材编写,提供实习案例等方式,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双赢。
结语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托育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民生福祉。面对当前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策略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专业化的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托育服务的迫切需求,推动我国托育服务行业迈向新的台阶。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还应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社会需求变化,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策略,为婴幼儿托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康佳 . 新时代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 [J]. 文教资料 ,2024(9):126-129.
[2] 邓菲菲, 李建琼, 曹军民, 等. 高职院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探讨与思考 [J]. 卫生职业教育 ,2024,42(10):18-21.
[3] 汪巧玲. 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增值性评价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 ,2024(30):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