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激发党组织活力 凝聚发展新动力

作者

李维

包钢股份宝山矿业公司 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一、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包钢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长壮大起来的红色企业。历史上,包钢始终坚定不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创造了在北疆荒漠建成草原钢城和稀土之都的人间奇迹,开创了内蒙古现代工业化的起点。进入新时代,包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光辉成就。党的工作重心在基层,企业的发展依靠基层,活力源泉在基层。而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建设优势所在、力量所在。近几年,大力实施“千百十”计划、两组融合、党员积分制、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等党建品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深做实坚强堡垒模范党支部建设。持续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保持工人阶级本色”“一攻克、两构建”“四必清、五必谈、六必访”等行之有效的党建特色载体和一批亮点突出、实用性强的基层党组织工作方法,助力企业改革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提升公司党建工作整体质量和品牌效能,既实现对各方面各层级党建工作的规范统筹,又能够有效激活基层党组织创新实践的内生动力,同步突出矩阵效应、融合效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党建工作的引领力、穿透力和影响力。

二、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提高现代化干部建设能力。

全面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关键就是要把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好,着力解决少数人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的问题,要更好的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一是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坚持新时代好干部选拔标准,大力选拔政治过硬、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政课,建立党员干部廉政档案,一年一更新信息,激励广大干部争当改革的实干家;二是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优化目标激励考核体系。“能上不能下”是一直任用领导干部的一个老难题,为了打破过去的传统,更好地推行干部制度改革,包钢推行市场化契约制,通过竞聘上岗、签订契约化合同,每年进行考核,任期一到,依据考核结果随时能上能下,而这种能上能下的模式也更多的激励了有想法、敢作为的青年干部大展拳脚,也促进老干部要不断地学习,适应当前的新环境、新的工作模式、新的工作思维,不能有“躺平”思想,凭借过去的经验进行管理工作,也为青年干部提供机会和平台锻炼成长。付出和回报成正比,只要肯干,回报也是满满,在打破“大锅饭”模式的同时优胜劣汰,逐步演变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靠拢,激励更多的职工改变工作思维、工作状态,不过分的依赖于体制“铁饭碗”,觉得高枕无忧,要摒除这种陈旧思想。近几年,随着国际国外大环境的影响,我们面临的市场环境并不如意,所以职工一定要调整心态,把“紧日子”过起来,捂好“钱袋子”,统一思想,坚持用党的理论凝心铸魂,不断推进高素质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锻造出一支拉得出、站得稳、打得赢的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最可依靠的力量。

三、深化人才发展机制,为企业发展培养“后备军”

优秀的干部和人才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的中流砥柱。聚焦目前公司转型的现实需要,选优配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团队选聘,组织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上岗,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实施精准考核管理,持续抓实干部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实施“启航、续航、远航、领航、护航”干部人才培养计划等培训,系统组织培养历练;实施“青马工程”计划,选拔年轻有为的青年职工进行系统培训;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完善自主人才培养,造就一批批包钢好工人、包钢劳模、首席技能大师等高技能人才,完善青年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建设一流产业工人队伍,提高工人队伍的人才素质;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今年以来,公司对科研工作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核心的技术攻关,投入强度超过 5% ,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覆盖体制机制、平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攻关、成果转化的现代化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正在努力成为原创技术的策源地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移和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合作,把科研人员从一些无畏的事务中、写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真正专心于科研业务中,钻研技术、攻克瓶颈,解决问题,为生产提供技术指导,为企业生产平稳顺行提供强有力支撑。

结束语:2025 年是包钢成立 71 周年,今年公司牢牢把握新形势党建工作新要求,清醒认识当前全面从严治党的总体形势,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齐心协力做有尊严、受尊敬的企业。在历史的长河中,70 年不过是沧海一粟,但对于包钢来说,70 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奋斗史和发展史。每一段钢铁脊梁都铭刻着时代的记忆,从初创时期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行业标杆,凝结着无数包钢人汗水与智慧。在党旗引领下,他们如同火炬手一般,一代又一代地传递着奋斗的火种,沿着这条奋进之路,不断攀登新的高峰,而包钢也努力在新的一轮改革创新中取得更大突破、展现更大作为,在新时代中续写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实践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