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作者

张学奎

淮南实验中学山南第一中学

引言

体育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往往侧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而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拓展训练作为一种融合了体育、心理、教育等多学科知识的教学模式,能够为初中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拓展训练通过各种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体验式学习理论

体验式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通过体验和反思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拓展训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机会,学生在参与拓展项目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通过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实现自我提升。

(三)体育教育多元化理论

体育教育多元化理论倡导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拓展训练的项目丰富多样,如高空断桥、信任背摔、团队拔河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使体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二、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实践目标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拓展训练中的各种运动项目,如攀爬、奔跑、跳跃等,增强学生的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等身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拓展训练中的很多项目都需要学生团队协作完成,如团队接力、野外定向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沟通、信任和相互支持。

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面对拓展训练中的挑战和困难,学生需要克服恐惧、焦虑等情绪,培养勇敢、坚韧的心理素质。

(二)实践内容

团队建设项目:在课程开始之初,安排一些团队建设项目,如“破冰游戏”“团队拼图”等,让学生快速熟悉彼此,建立团队信任和默契。

体能挑战项目:包括高空项目(如高空断桥、攀岩等)和地面项目(如障碍跑、负重行军等),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勇气。

团队协作项目:如“有轨电车”“盲人方阵”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心理素质拓展项目:通过“信任背摔”“心理极限挑战”等项目,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

(三)实践过程

前期准备:体育教师要对拓展训练的场地、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和准备,同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拓展训练的目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项目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讲解每个项目的规则和要领,示范正确的动作,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在学生参与项目的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总结反思:每个项目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从项目中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效果

(一)身体素质提升

通过一段时间的拓展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例如,在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中,学生的长跑成绩、立定跳远成绩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学生在参与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

在拓展训练的团队项目中,学生逐渐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与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在班级活动和学校组织的比赛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表现更加出色,班级的凝聚力也得到了增强。

(三)心理素质改善

面对拓展训练中的挑战,学生在克服恐惧和困难的过程中,心理素质得到了锻炼。很多学生表示,通过参与拓展训练,自己变得更加勇敢、自信,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

四、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一)安全问题

拓展训练中的一些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高空项目和野外项目等。虽然在实践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确保学生在拓展训练中的安全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要对场地、器材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二)师资力量不足

拓展训练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目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师缺乏拓展训练方面的专业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可能无法准确地指导学生,影响教学效果。学校应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邀请专业的拓展训练教练进行授课和指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教学资源有限

拓展训练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和资金支持。一些学校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无法开展全面的拓展训练项目。学校可以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改善教学条件,为拓展训练的开展提供保障。

(四)与课程体系的融合问题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如何与初中体育课程体系有机融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根据体育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拓展训练的内容和时间,使其成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教学活动。

结论

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提升心理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安全问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有限和与课程体系融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不断完善拓展训练教学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初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董昆 .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5,(16):78-80.

[2] 陈海云 . 将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J]. 教育界 ,2025,(05):47-49.

[3] 武晓月 . 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教学的价值与实践研究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1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