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向高年级作文过渡的指导方法

作者

万孝菊

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大江小学校 重庆市 401321

引言:

小学阶段的写作教学在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低年级阶段,经过看图写话这一形式,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为高年级的写作打下基础。从低年级看图写话到高年级作文的过渡,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过渡,成为了当前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本文将从教学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在低年级阶段为学生打好写作基础,帮助他们逐步适应高年级作文的要求。这需要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还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低年级看图写话的优势与局限性

低年级看图写话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写作训练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经过看图写话,学生可以直接从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而用语言进行表达。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观察力,还能帮助他们训练语言的组织能力。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看图写话恰好能引导他们从直观的图像入手,建立起语言与实际情境的联系。这一活动形式有助于学生经过图片的引导,逐步形成有序的表达,培养他们对细节的关注和描述能力。这一过程也为后续的写作打下了基础,帮助学生理解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准确传达信息。

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尤其是在词汇量和句式结构方面的掌握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看图写话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出,但若过分依赖图像的提示,学生的写作内容可能会显得单一,缺乏深度和思维的扩展。低年级的写作内容往往局限于对图画的简单描述,难以涉及更为复杂的情节构思或深刻的主题表达。这种表层次的写作方式使得学生的写作能力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特别是在思维拓展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上,依赖看图写话的学生往往存在一定的瓶颈。

除了语言表达的局限性,低年级看图写话的一个隐性问题在于学生自主创作的空间相对狭窄。由于看图写话要求学生紧扣图像进行写作,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虽然能从图像中获得灵感,但仍受限于图片的框架,缺乏在没有明确图像提示下进行自由表达的机会。低年级阶段虽然能够利用图画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初步指导,但这一方式不足以全面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于需要逻辑推理和情节构建的高级写作技巧,学生的实际能力仍未得到充分发展。

二、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写作教学中的核心目标之一,尤其是在低年级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种途径进行有效的干预。注重词汇的积累与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教师可以用图画、故事、游戏等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丰富学生的词汇库。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或与同伴互动,鼓励他们用不同的词语描述事物,逐步扩大词汇量。学生在使用新词汇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含义和用法,从而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反复练习,帮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将新词汇灵活运用,使其语言表达更加精准和生动。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注重句型结构的多样化。在低年级阶段,学生常常倾向于使用简单句,缺乏对复合句、从句等较为复杂句型的掌握。教师应当经过语法教学和写作训练,逐步引导学生构建丰富的句型结构。教师可以经过口头表达的方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句型来描述同一事物或事件,这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打破思维局限,学会更灵活地组织语言。教师还应强调语法的正确性,帮助学生理清句子成分的关系,避免表达上的歧义或语法错误。

除了词汇和句型,语言表达的流畅性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方面。要想使学生的表达更具连贯性和流畅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段落练习来加强其逻辑思维和文章结构感。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常常会出现思维跳跃或句子间衔接不自然的情况,导致文章显得断裂或不连贯。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段落之间的关系,明确每一段落的功能和作用,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过渡词、句型转换等技巧,保证文章的逻辑连贯性。经过恰当的时间、原因、对比等过渡词,引导学生在不同段落之间进行自然衔接,使文章的思路更加清晰,避免内容跳跃或结构松散。这样能提升文章的整体结构感,有助于学生表达思想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有效的过渡策略与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帮助学生有效地从低年级看图写话向高年级作文过渡,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设计一些过渡性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从简单的图画描述过渡到较为复杂的写作任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技巧,教师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写作的结构和要求,从而顺利完成写作能力的过渡。教师可以在低年级阶段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图文结合写作,但在高年级阶段则增加更多的思维训练,如故事情节的构建、人物性格的刻画等,帮助学生从具体的图像描写过渡到抽象的叙述性写作。

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过渡,教师还应当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大多依赖于图画的提示,但随着年级的提升,学生必须学会如何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维来构建文章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中提炼写作素材。经过小组讨论、写作草稿的修改等形式,让学生逐步适应自由创作的模式,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反馈。学生在过渡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表达不清、结构混乱、细节描述不足等问题,这时教师可以经过具体的写作技巧培训来解决。教师可以讲解如何合理使用过渡句、如何有效地组织段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增强文章的流畅性和逻辑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写作练习,从简到难,逐步提高写作任务的难度,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写作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

结语:

本文探讨了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向高年级作文过渡的有效策略和方法。分析低年级写作教学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了针对性的过渡策略,包括词汇和句型的积累与运用、段落结构的训练、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写作能力。教师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和逐步提升的写作任务,可以帮助学生克服从看图写话到高年级作文的过渡难题。最终,这些策略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还能为他们今后的学术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巧真 .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J]. 小学生作文辅导( 上旬 ),2025,(07):12-14.

[2]郭爱红.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 ),2021,(06):59.

[3] 张晓岩 .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D]. 河北师范大学 ,2018.

作者简介:

(万孝菊,1980 年 3 月,女,汉族,重庆巴南,大学本科,一级教师,从事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