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及其改进措施
李运争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一、背景及意义
202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高校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崭新高度。探索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价值、机制和路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水平,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进共青团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分析
(一)基层党组织对团建工作指导不够,团干部自身素质和能力亟待提升
高职院校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团委工作指导不够,缺少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效的全方位和实时化的培养教育,缺失科学量化、激励机制,难以激发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各级党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中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不足,影响了团组织的执行力、吸引力和凝聚力。基层团干部配备不足,兼职较多,不能心无旁骛搞好本职工作。许多团干部身兼数职,既是政治辅导员又是基层党组织书记,对党建带团建理解不深刻,工作效率低下,基础工作只是停留在口号层面,不懂得如何落细落实,遇到具体问题没有有效解决的方法。
(二)团员先进性意识不足,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作用发挥不明显
部分大学生受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影响,导致他们理想信念迷茫、缺少拼搏和进取精神、缺少组织纪律意识、理想信念不坚定;部分推优的团员入党动机不明确、功利意识强、积极性低,甚至不愿参加团日活动,缺乏集体观念。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我们要加大对青年团员的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五有”教育。
(三)党建带团建工作创新不够,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缺少创新意识,一些基层团组织存在思维固化和简单化的现象,活动形式单一,有些还沿袭老办法,如听讲座、作报告等形式,停留在一般层面的讨论,缺少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政策的深入解读和分析,脱离广大青年团员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教育方法、学习内容等形式呆板、陈旧,对青年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四)团组织对党的建设贡献不足,不能有效促进团组织和党组织的融合与发展
个别党组织对团组织的重要性、地位认识不足,在党建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和利用团组织的作用,没有充分调动团组织和团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培养、考察和发展学生党员的个别环节中没有注重加强党组织和团组织之间的联系,采取单线跟踪方式,在考察发展对象入党时将党组织和团组织分开调查。团组织入党推优考察也缺乏连续性和针对性,普遍认为推优入党的团员在以后发展和培养过程中主要由党支部负责考察,出现培养对象考察环节的“断线”。团组织没能建立起完善的考察学生入党发展和培养机制,对学生党员发展对象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三、高职院校改进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从思想层面入手,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共青团学习能力
党组织要注重加强团的政治建设。一是建立党支部与团支部对应联系点,有计划地开设党课,支部党员教师为团员青年讲授党课。二是实施“团干部上讲台”机制,建立团课与思政课研学联动机制。开设积极分子培训班、学生骨干培训班、“青马工程”培训班等进行理论学习,确保党团同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三是通过党支部书记领学、党团员分讲、党团支部联动参与的方式,鼓励团员青年围绕专业提升、党团建设等经常性开展学习交流。四是团组织结合主题教育,利用“智慧团建”平台进行专题学习,依托“三会两制一课”“青年大学习”创新主题团日机制,为团员青年提供交流思想的空间。
(二)从组织上带,加强组织建设,激发共青团活力
党组织要加强对团建工作的支持指导,积极推进团组织开展工作时人力资源、活动内容等和党建工作的衔接配合。一是建立党建带团建制度和工作机制,团组织应当主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接受党组织领导,确保团的工作不偏离正确政治方向。二是党建带团建“三带三联”工作机制,由党员带团员,党课带团课,党总支带团总支,实现党团建设一体化。三是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小组,以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担任心理指导教师,关心、关注和关爱特殊群体。四是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各教学班学生党员、班委作为舆情通讯员,形成系——辅导员——舆情通讯员的三级联动机制,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从队伍上带,加强团干部的队伍建设,凝聚共青团向心力
一是要加大对团干部的培养力度,构建党委领导下的团学组织,建立“党员联系团员”工作制度,以政治辅导员即团建指导员作为团支部联系人,具体负责该基层团组织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续推进党建统领下的班团一体化建设。二是通过召开和举办团总支会议、团支部委员会、专题辅导、座谈会等具体形式,积极探索共青团工作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三是严格挑选思想素质过硬的学生党员组成“党史宣讲小组”,让他们融入班级、支部、宿舍和社区、乡村、学校宣传党的声音,实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实现党建与团建工作的有机结合,将更多的青年学生吸引到党团组织的活动中来。四是强化“推优”工作的责任感与主动性,要把“推优”作为一条常规的学生骨干队伍建设重要渠道,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按照程序严格推荐,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动力和活力。
(四)从作风上带,提高学生的优良品质和高尚情操,提升共青团战斗力
一是党组织要统筹推进全面从严治团,注重对团干部进行党性培养和作风教育,通过学习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发团员的先进性。二是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指导广大团员青年遵循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提升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三是开展老团员“重温入团誓词”活动,组织新团员学团章、戴团徽、唱团歌,增强团员的政治意识。四是将服务大学生团员作为团风建设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充分利用团总支、学生会以及学生社团中学生党员的榜样作用,以服务、示范、影响和带动团员青年为核心目标,开展“星级宿舍评比”“学生干部轮值”等活动,形成党员引领团员进步,团员推动党员学习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李惠 . 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考 .《华章》,2011-03-30.
[2] 李刚 . 高校“党建带团建”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发展思考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