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环保导向下高中化学经典实验的绿色化改进路径与效果分析

作者

李金玉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第一中学 072550

引言

绿色化学实验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旨在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绿色化学实验教学是未来化学教育的重要方向。传统化学实验往往存在试剂用量大、污染物排放多、实验装置复杂等问题,不仅对环境造成压力,也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安全风险。因此,探索环保导向下高中化学经典实验的绿色化改进路径,对于实现化学教育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价值。

一、绿色化改进的必要性

传统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存在看重结果而忽略过程的重要性。这种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从环境角度看,经典实验普遍存在试剂过量使用的问题,如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中,每班次实验约产生 200-300mL 含二氧化硫的废液,这些有毒气体不仅污染实验室空气,还会通过通风系统排放到外部环境。氯气制备实验中,即使采用最严谨的操作,仍存在约 5%-8% 的氯气泄漏率,对师生呼吸系统构成潜在威胁。随着《中小学实验室污染防治规范》等政策的出台,以及“双碳”目标的推进,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转型已从可选课题变为必选任务。通过改进实验方案,可减少化学废弃物产生量和培养学生绿色化学的思维范式,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

二、绿色化改进的具体路径

(一)替代试剂

在化学实验中,选择环保型试剂替代传统有毒有害试剂是绿色化改进的重要方向。以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为例,传统方法会产生大量刺激性二氧化硫气体,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对师生呼吸道造成刺激。改进方案可采用稀硫酸与过氧化氢的组合体系,将浓硫酸浓度从 98% 降至 20% ,同时加入 3% 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这种替代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量,提高反应速率,铜片溶解现象也会更加明显。实际操作中需注意控制过氧化氢加入速度,避免反应过于剧烈。类似地,在银镜反应实验中可用葡萄糖替代有毒的甲醛,在碘钟实验中可用维生素 C 替代重铬酸钾。这些替代不仅降低了实验毒性,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安全的操作环境,同时保证了实验现象的可见性和教学效果。教师在使用替代试剂时,应提前进行小规模测试,确保新试剂体系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微型化实验

通过减少试剂用量和实验装置规模实现实验微型化,可以很好的减少化学污染。举例来说,在氯气制备实验中,传统装置使用 250mL 圆底烧瓶,每次实验消耗约 5g 二氧化锰和 10mL 浓盐酸,产生大量氯气。改进后的微型实验采用50mL 注射器作为反应容器,试剂用量减少至原量的 1/5,氯气产生量相应大幅降低。微型装置采用全封闭设计,通过活塞控制气体流速,使氯气泄漏率从传统装置的 8% 降至 0.5% 以下。这种改进不仅减少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还使实验现象更加集中明显,学生观察更清晰。在酸碱滴定实验中,将滴定管规格从 50mL 改为 10mL ,指示剂用量从5滴减至1滴,同样能达到精确的滴定终点判断。微型化实验需要配套使用更精密的仪器和更规范的操作手法,教师应提前培训学生掌握微量操作技巧,如使用滴管时的悬滴手法、读数时的视线角度等,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三)封闭装置

设计封闭式实验装置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可以大大提升实验的安全性。比如酯化反应传统装置采用开口烧瓶,乙醇和乙酸的挥发损失高达 30% ,且产生刺激性气味。改进后的封闭系统由三口烧瓶、冷凝管和分水器组成,所有接口采用磨口连接并涂抹真空脂密封。这种设计使原料利用率提升至 95% 以上,反应时间缩短 1/3 ,酯的产率明显提高。在氨气制备实验中,将启普发生器改为封闭式气体发生装置,通过分液漏斗逐滴加入浓氨水,配合止水夹控制气体流速,可以有效减少氨气的泄漏量。封闭装置特别适合处理挥发性强、毒性大的物质,如硫化氢、溴蒸气等。使用封闭装置时,需注意定期检查接口密封性,反应过程中要控制好加料速度,避免因压力骤增导致装置破裂。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压力平衡技巧,如适当设置安全阀或使用气球缓冲,确保封闭系统安全运行。

(四)循环利用

对实验产物进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循环,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原则之一。金属钠与水反应实验中,传统做法直接排放产生的氢气,造成资源浪费。建议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通过储气袋暂存,可供给后续的氢氧爆鸣实验或燃料电池演示使用。这种循环使氢气利用率达到 80% ,同时也减少了实验准备时间。在硫酸铜结晶实验中,将反应后的母液通过蒸发浓缩可回收大部分的硫酸铜晶体,用于下一轮实验。电镀实验后的废液经过滤、调节pH 值后,可重复使用3-5次。实施循环利用需要建立规范的回收流程和储存制度,如设置专门的废液回收桶、标注物质名称和浓度、定期送专业机构处理等。同时,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变废为宝的思维习惯,通过设计创新实验方案,将传统意义上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三、绿色化改进的效果分析

实验绿色化改进在多个维度展现出显著成效。在环境保护方面,通过试剂替代和封闭式装置的运用,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实验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以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的减排为例,不仅减轻了对大气的污染,也降低了实验后废液处理的压力。在安全性能方面,微型化实验设计大幅降低了试剂使用量,减少了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封闭式装置有效防止了有害物质的扩散,为师生的实验操作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在经济效益方面,试剂用量的减少和产物的循环利用直接降低了实验耗材成本,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更重要的是,绿色化改进带来了显著的教育效益。学生在参与改进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化学原理的理解,更在实践中培养了环境保护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环保导向下高中化学经典实验的绿色化改进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通过替代试剂、微型化实验、封闭装置和循环利用等路径,不仅减少了实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还提高了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曹红艳 .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改进及教学 [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5(11):65-67.

[2] 张晓艳 , 孟子凯 , 张峰 , 等 . 氯气制备及性质实验一体化设计与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35):51-53.

[3] 李雪迎 . 环境素养视域下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案例开发研究 [D]. 河北 : 河北师范大学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