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策略
朱佑玲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天平街道中心小学 271000
引言
小学英语是学生学习外语的起点,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作用。而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活泼生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动机,提升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运用游戏化教学设计,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综合素养的发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一、核心素养与游戏化教学的融合基础
核心素养包含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相互关联的维度,这些素养的培养需要特定的教学方式支持。游戏化教学通过其特有的活动形式,为素养发展提供了自然载体。任务驱动类游戏通过设置明确目标,如完成特定语言任务,直接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英语指令游戏中,学生必须准确理解并执行动作,这一过程同时强化了词汇记忆和听力理解。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代入不同身份进行对话,不仅练习了语言表达,还培养了换位思考能力,这是文化意识的基础。游戏化教学之所以能有效促进素养发展,关键在于它将抽象的能力目标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行为。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运用语言、体验文化、锻炼思维、调整方法,实现了知识学习与素养提升的有机统一。
二、游戏化教学的设计原则
目标适配原则:游戏化教学设计需要与单元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要求保持高度一致。游戏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服务于特定的语言知识掌握和素养发展目标。以数字教学为例,设计的游戏应当包含数字认读、数量表达等核心语言点,同时通过游戏机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教师在设计时需要明确游戏与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避免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难度应当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既不能过于简单失去挑战性,也不能太难导致挫败感。
情境真实原则:游戏情境的创设应当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使语言运用具有真实性和实用性。这意味着游戏场景、角色和任务都应当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在天气主题教学中,模拟天气预报的游戏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天气信息。真实的游戏情境能够降低语言学习的抽象性,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教师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环境,选择恰当的情境主题。
三、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分层任务策略,实现个性化学习
分层任务策略的核心在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设计具有梯度的游戏任务。这种设计理念源于差异化教学理论,旨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的层面上获得成功体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先对班级学生的语言基础进行全面评估,了解他们在听说读写各方面的差异分布。基于这种评估结果,可以设计出从简单到复杂的不同层级任务。以 Hobbies 单元教学为例,基础层任务设计为简单的句型配对问答,使用 Do you like...? 这样的基础句式。这个层级的任务主要面向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帮助他们建立基本句型结构的概念。进阶层任务则增加了信息收集和记录的要求,学生需要调查组员的爱好并进行简单记录。这个层级的任务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既能巩固基础句型,又能培养简单的信息处理能力。拓展层任务要求学生用三句话介绍同伴的爱好,这对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适合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通过这种分层设计,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进步动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任务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提升。
(二)动态评价策略,激励学习过程
动态评价策略将游戏进程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通过即时反馈和可视化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这种策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结果性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表现。在游戏化教学中,评价不再是教师单方面的判断,而是融入游戏规则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在完成各项游戏任务时,能够实时获得对自己表现的反馈,这种即时性大大增强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比如教师可在单元复习阶段采用“闯关积分制”,将复习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游戏关卡,如对话表演、单词拼读等。每通过一个关卡,学生就能获得相应的积分或勋章。这些可视化的奖励不仅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进度,也象征着他们在语言能力上的成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获得的勋章数量和类型,全面评估他们在不同语言技能上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特别适合小学生,因为勋章和积分等游戏元素能够直观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同时,动态评价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形成性评估数据,帮助教师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三)跨学科融合策略,拓展学习维度
跨学科融合策略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将英语学习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这种策略不仅丰富了语言学习的情境,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跨学科的学习方式能够提供更多具象化的学习体验,符合他们的认知特点。其中 Colours 单元与科学课的融合教学展示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教师可设计“色彩混合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混合不同颜色的颜料,观察产生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用英语描述颜色变化,如Yellow and blue makegreen。这种实践性活动将语言学习与科学探究融为一体,学生在真实操作中自然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同时,色彩混合也涉及艺术领域的知识,学生可以进一步探讨不同颜色搭配产生的视觉效果。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体验比单一的语言训练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结语
游戏化教学是实现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目标的有效路径。教师应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将游戏机制与语言学习深度融合,通过精心设计和动态调整,使学生在愉悦体验中发展综合能力。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游戏化评价与素养达标的内在关联,推动教学实践的持续优化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周洪梅 . 探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J]. 文渊(小学版),2021(11):3005-3006.
[2] 陈竹怡 . 小学英语词汇游戏化教学的行动研究 [D]. 甘肃 :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3] 洪小曼 . 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研究 [J]. 教师 ,2024(19):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