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

作者

刘德龙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  364300

一、引言

在 21 世纪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深度学习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优化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挑战

2.1 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往往侧重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2.2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3 评价体系不完善

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体系多侧重于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忽视了对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也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3.1 融合深度学习理念,优化教学内容

3.1.1 引入实际应用案例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引入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3.1.2 强化编程教育

编程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引入简单的编程语言,如 Scratch 等,通过趣味性的编程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3.2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

3.2.1 采用项目式学习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知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与信息技术相关的项目,如“设计一个智能垃圾分类系统”等,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2.2 引入游戏化学习

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游戏,如编程闯关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3 完善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习成效

3.3.1 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

在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时,我们需全面考量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运用以及创新思维等多个关键维度。知识掌握是基础,它涵盖了学生对信息技术基础概念、原理及操作流程的理解程度。技能运用则侧重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如编程、多媒体制作等。而创新思维则是评价学生是否能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解决方案

或创意作品。

为了全面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们可以通过项目作品展示、编程竞赛等形式,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项目作品展示不仅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还能锻炼他们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编程竞赛则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紧张而充满挑战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我。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成就感,还能从他人的作品中汲取灵感,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

3.3.2 引入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

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们对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同伴评价能够让学生从同龄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作品,发现可能被忽视的优点与不足。在评价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客观分析、理性表达,这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还能增进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自我评价则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次全面回顾与总结。通过自我评价,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信息技术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从而制定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自我反思,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将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可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成长,共同进步。

四、实践案例与效果分析

4.1 实践案例

以某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为例,该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了深度学习理念,优化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编程教育中,该校采用了 Scratch 编程语言,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的编程项目,如“设计一个动画故事”等。

同时,该校还引入了项目式学习和游戏化学习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和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4.2 效果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该校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编程竞赛中,该校学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在项目作品展示中,该校学生的作品也展现出了较高的创意和技术水平。

同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也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大幅提升。

五、结论与展望

结语​

深度学习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融合深度学习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未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我们期待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更多具有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人工智能助力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实践. 卢秋花. 读写算,2025(23)

[2]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游戏化”奇旅. 周芳. 当代家庭教育,2025(09)

[3]“自学·互学·研学”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小班化教学中的应用 . 郭健 . 教书育人 ,20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