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作者

丁岚

九江市浔阳区浔东小学 332000

引言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导致阅读效果不尽如人意。批注式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与文本对话,通过圈点、批注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思考、感悟和疑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探索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意义深远,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阅读主动性层面看,它打破了传统阅读中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学生不再依赖教师的讲解,而是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自主思考、探索,在批注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这种主动参与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在思维能力培养方面,批注式阅读是绝佳的“训练场”。

2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对批注式阅读兴趣缺乏

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学生兴趣缺乏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受传统阅读模式影响,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讲解,对主动思考和批注存在畏难情绪。他们觉得批注需要深入思考、组织语言,过程繁琐,远不如直接听教师总结来得轻松。而且,一些学生对阅读本身兴趣就不浓厚,将阅读视为任务,自然难以对批注式阅读产生热情。此外,教师在引导批注时,若方法单一、形式枯燥,比如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圈画好词好句并简单批注感受,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也会进一步削弱学生的兴趣。

2.2 教师批注指导方法欠佳

教师在批注式阅读教学中的指导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的指导方法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指导缺乏系统性。有些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定循序渐进的批注指导计划,导致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接受的批注指导零散、无序,难以形成完整的批注能力体系。另一方面,指导过于笼统。在学生批注过程中,教师给出的指导往往只是一些宽泛的原则,如“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多从写作手法角度思考”,而没有具体的操作示例和详细讲解,学生不明白如何将这些原则转化为实际的批注行动。

2.3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推动批注式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但当前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健全。首先,评价标准模糊。对于学生的批注质量,缺乏明确、细致、可操作的评价标准,教师在评价时往往凭借主观感觉,导致评价结果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例如,对于同一份批注作业,不同教师可能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使学生无所适从。其次,评价方式单一。多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评价的地位,无法积极参与到评价过程中,难以从评价中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批注方法。

3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探索

3.1 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批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阅读情境来吸引学生。比如,在讲解童话故事类文本时,利用多媒体展示精美的画面、播放动听的音效,将学生带入奇幻的童话世界,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文本进行批注。同时,设置多样化的批注形式也能提升学生兴趣。除了传统的文字批注,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符号批注、绘画批注等。

3.2 精准指导,教给学生有效批注方法

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文本类型,给予精准的批注指导。对于低年级学生,重点指导他们进行简单的字词批注,如圈出生字词,标注拼音和意思,培养基本的阅读习惯。随着年级升高,逐步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情感等多个角度进行批注。在内容批注上,让学生概括段落大意、提炼中心思想;写法批注方面,分析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情感批注则鼓励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3.3 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交流与思维碰撞

小组合作是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文本并进行批注。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批注思路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想法,从而拓宽思维视野。例如,在分析一篇记叙文时,有的学生可能从人物的语言描写角度进行批注,有的学生则关注人物的动作描写,通过小组交流,大家可以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

3.4 多元评价,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对于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至关重要。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不仅包括教师评价,还要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评价要注重全面性和针对性,既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如批注思路新颖、见解深刻等,也要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学生自评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批注过程和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互评则能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的阅读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意义,通过激发兴趣、指导方法、组织交流、多元评价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批注式阅读,让学生在批注中与文本深度对话,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谈“批注式阅读”[J]. 孙立权 . 吉林教育 ,2007(12)

[2] 思维能力提升 : 批注式阅读的实践方向 [J]. 余一鸣 ; 姚树义 . 中学语文教学 ,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