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橡胶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
胥雷洲
新疆天利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克拉玛依 833699
引言:
橡胶化工企业近年来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安全生产是企业推动自身发展的关键。对于而言,其应特殊作业及检维修等安全事故的高发环境,才能避免对人员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带来损失[1]。加强开展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从生成事故应急预案转变为善用风险预防模式,从而引导作业人员树立风险意识,规范自身作业行为,全面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以展现橡胶化工企业所开展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的实践意义。
1 橡胶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类型
1.1 检维修作业环境风险
作业人员在参与检维修时,可能接触有毒及有害物质,腐蚀性物质等,因类型不同,所遭受的安全风险影响程度不同,而人员在特殊天气参与检维修作业,则会在登高期间,提高被砸伤或高处坠落的可能性 [2]。参与检维修活动时,设备设施、生产工艺等,检维修作业活动自身,也容易出现对作业安全的影响,如处于缺氧环境进行作业,造成人员窒息;人员处于高温环境作业可能发生中暑等问题,严重影响人身安全。
1.2 检维修机械设备风险
思考实际,在企业开展检维修作业时,人员应考虑设备的运转、停机以及半停机作业状态,明确,不同状态下设备都有发生安全风险的可能性。人员若与电源、汽源接触,误触等,容易造成零部件误转动,造成部件肢体残缺,不仅会提高内部零部件的老化概率,也容易发生检修故障,出现关键零件的脱落及锻炼情况,对检维修作业进度造成直接影响,也容易增加现场人员遇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对于外部设备而言,人员在参与检维修时,需考虑机械设备的外壳是否存在突出物、尖锐部位等,才能预防割伤、划伤,观察设备外观,掌握连接过程是否存在材料强度不足以及焊接不牢等情况。检维修期间观察此方面问题,结合设备状态确认是否进行检维修。若考虑不周,可能发生机械设备漏电,造成人员在接触时,遭遇电机,影响人身安全并容易提高电气火灾等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
1.3 检维修人员行为风险
检维修人员在参与作业活动时,可能因技术能力不足,经验不够等,操作错误或个人安全意识不足,进入现场未佩戴安全设施等,增加作业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如气焊工、电焊工、钳工等,在参与检维修作业时,未提高对中毒、触电、灼伤等可能遇到安全风险的警惕,则会在作业时发生忽视安全风险的现象,提高风险事件发生概率。缺少对于交叉作业区的思考,个别检维修人员缺乏沟通,造成作业信息进行传递时出现不畅的情况,提高误操作等问题的发生概率。若人员长期疲劳作业,也会对高处作业环节的判断力带来影响,容易发生操作不准确的情况,引发安全事故。
2 橡胶化工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
2.1 加强识别作业环境风险
根据企业的检维修作业开展要求,为进一步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风险,应加强对风险管控数据库的建立,通过危险源识别的方式,了解安全风险因素起因及影响,才能避免安全风险带来严重后果[3]。一是通过企业生产运行活动的全方位考虑,了解人员在参与作业活动时,与设备状态、人员操作、场所环境以及工艺过程的相关数据,了解在生产运行期间,系统所经历的环节,以检索不同时间点的状态,进而保证数据内容可以传输到数据库中,并增加现场的监控设备,才能了解在不同作业环节可能遇到的危险源。及时发出预警,保证人员可以有效应对。二是通过完备的安全管理方案,保证人员在参与作业时,有章可循。利用安全管理制度,夯实后续的生产作业基石。三是在恶劣天气的作业场景中,应即刻停止人员参与户外的登高作业,隔离户外作业区,增加醒目警示标识,避免人员误入对自身安全造成影响。若人员需要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环境作业,需增加通风设施,增加现场内的专业检测仪器等,分时段对气体浓度进行检测,以保证人员可以在安全范围内完成作业。对于需要在高温环境以及氧气较低的环境作业时,可以引导人员必须配备呼吸设备,增加现场人员的防暑降温设施,为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通过对作业环境风险的识别,确保责任人可以加强对不同作业环境的识别,严格审核,方可预防违规作业风险的发生。
2.2 生成机械设备管理机制
企业可通过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的创建,通过统计、管控、设备知道及数据分析的方式,保证检维修作业效率有所提高。第一,可通过预测性的检维修系统,按企业管理经验及模式,参与机械设备的选型、采购、存储、安装、维修、检修及停用、报废等环节,增设对应的 KPI 指标,实现对机械设备状态的实时分析与管理。第二,加强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技术的使用,结合设备实际运行状态,采用全面分析以及深度挖掘的方式,预测设备后续阶段的故障趋势。提前制定检维修方案,避免机械设备突发故障影响生产。也可通过远程监控的方式,在发现设备存在异常运行状态时,则通知作业人员减少故障的响应时间,进而保证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有所提高。确保设备的运行状态、各项参数以及维修都有记录,以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机制,增强机械设备的整体安全性。
2.3 做好人员培训教育
在企业开展生产做鳄鱼环节,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占 95% 的安全事故诱因,所以,为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应避免人员行为出现不规范的情况,应增强员工安全意识,才能满足后续的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要求。一方面,企业需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人员实际作业情况安排其学习与咨询岗位相关的检维修作业知识,改变单一的培训形式,应通过生产岗位培训需求矩阵的方式,明确检维修作业期间,培训课程是最基础的内容,根据特殊作业区、脱硫区域、压缩区域等检维修内容,做好技术交底活动并对新入职员工进行集中培训。不仅要求员工了解企业文化,更可通过 PPT、视频以及纪录片等形式,直观地了解在参与检维修作业时,自身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如,在清理气柜时,我自身穿戴不齐全等,容易增加触电可能性;夜间照明不足,则会增加遇到安全风险的概率,为人员举例说明,进而增强其在参与检维修作业期间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引导检维修作业人员参与到应急技能培训活动中,可通过培训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在企业内模拟火灾、中毒及爆炸等安全事故场景,引导作业人员能够体验在遇到安全事件时应如何应急处置并进行逃生、急救及救援,有效增强其面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实际展开讨论,明确在橡胶化工企业进行检维修作业时,是否存在的安全风险类型,引导作业人员通过加强识别作业环境风险,生成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及做好人员培训教育的手段,实现对检维修安全风险的管控。通过全面识别排查的方式,则可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辅助实现橡胶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 赵红科, 刘鹏. 化工企业检维修及特殊作业环节安全管控提升的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2025, 45 (12): 37-39.
[2] 穆新婷. 加工制造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系统研究与应用 [D].天津理工大学 , 2024.
[3] 任佳奇 . 铜冶炼企业检维修作业安全交底与作业许可管理系统研究和应用 [D]. 天津理工大学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