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

作者

陈丹

会理市实验小学 四川会理 615100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虽然简单,但是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却是动态变化的。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还要帮助他们持续纠错,教育他们错题资源也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所以,错题应当成为小学生学习数学温故知新的切入关键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辨析能力。

一、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常见类型

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系统性数学学习,所以他们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表现上有瑕疵,往往会伴随做错题的过程成长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学生所犯过的学习错误,积极整合数学错题资源,对常见的错题资源常见类型进行分类。例如概念理解错题资源、计算过程错题资源、策略方法错题资源等。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错题资源类型进行辨析,同时指导学生做出准确判断 [1]。

二、小学数学错题资源的应用方法

(一)概念理解错题资源的应用方法

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中数学基本概念较多,其中某些概念容易被学生混淆。体现在具体题目中如下:

题目:“某网球场长为 20m ,宽为 10m 。如果在网球场周围安装防护网,防护网的长度为多少 m? 如果给网球场铺上红土,需要多少红土多少㎡?”

这道题目来自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学生在计算防护网长度时出现错误:

防护网长度: 20x10=200m 红土铺设面积:( 20+10. ) x2=60m2

学生混淆了面积与长度的概念以及计算公式,实际上求解防护网长度是求解周长,它的正确公式应该是(长 + 宽)x2 ;求解红土的铺设面积应该采用面积公式:长x 宽。学生明显对两种概念内涵理解不到位,因为周长属于一维度量,面积属于二维度量,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并活用两个公式。例如让学生实物操作,用手指比划桌子的一圈就是周长,一圈里的所有桌子部分就是面积,强化学生的感官认知能力。或者,采用概念可视化方式指导学生画图表示长度和面积。例如,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描绘出线段周长,然后用涂阴影的方式来表示区域面积。当然,变式练习也是可行的,教师可以适当改变上述题目的已知条件,巧用学生的错题解法作为资源。如为学生给出问题“一边的防护网问题”,由此打破学生已有的错题思维,让学生数一数网球场有 4 边防护网,加起来就是整个防护网的周长。其中,由各两边的防护网长度相同,计算时可以 x2 简单计算 [2]。

(二)计算过程错题资源的应用方法

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不强,容易在计算时出现错误,这种错题资源教师更要认真把握。例如在《小数加减法》(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中,学生做题时出现了小数加减法对齐错误,如:

计算 5.6-2.83有些学生计算减法如下:

可以看到,学生错误将 6 和 8 对齐,忽略了被减数个位数上的 3,最后得出的结果也是错误的。这说明,学生未能准确掌握小数加减法中的核心原则,就是小数点相同数位对齐,究其原因可能是受到了整数加减法末位对齐的知识负迁移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所给出的教学策略是指导学生在计算中先用尺子画上小数点对齐线,利用学生错题资源强制性培养他们的正确做题习惯。或者教授学生补0 规范,为避免学生再次出现数位不对齐情况,为5.6 补0 转变为5.60,如此让减数小数和被减数小数对齐,如此学生的计算过程更加直观,得到简化。这一错题资源对学生未来学习、练习更多计算题目非常有帮助,为学生奠定了良好的计算能力基础。

(三)教学策略方法错题资源的应用方法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重要知识,教师在围绕这一问题设计教学策略方法时,容易出现学生学习理解、构建模型失败问题。例如:

“在一条 1000m 长度的公路一侧植树,每相隔 5m 植树 1 棵。如果公路两旁都要栽树,需要栽树多少棵?”

有些学生快速解题: 1000÷5=200 棵

这一解题结果显然是错误的,从而诞生了错题资源。教师要将这一错题资源利用起来,告知学生不能简单使用总长度 ÷ 间隔的方式计算植树问题,因为学生明显忽略了公路两旁都植树这一关键已知条件。所以教师利用学生的错题资源建造了新解题模型如下:

植树棵数 Σ=Σ 段数 +1

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发现他们并没有正确的“数形结合”逻辑,导致解题策略方法出现错误。或者学生未能通过画图方式来帮助自身理解,然后再解题。所以,教师利用错题资源为学生指导正确的解题策略。首先一点就是化繁为简,摒除简单的除法算法思维,引导学生假设如果公路长度为 10m,每相隔 5m 植树一棵,通过画图观察需要植树几棵。学生通过画图发现需要植树 3棵,这就完全消除了学生的错题思维,重新建立了“段数”和“棵数”关联关系。然后,学生就能归纳总结模型如下 [3] :

公路两旁都植树:植树棵数 Σ=Σ 段数 +1 公路两旁只植树一旁:植树棵数 Σ=Σ 段数

通过这一错题资源,学生能够推翻旧有思维,建立新的植树问题模型,达到了学习目的。

总结:

小学生学习数学难免出现各种错误,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错误,并合理运用数学错题资源,通过概念纠正、计算过程调整以及教学方法策略优化丰富指导学生活用错题资源、摒弃错误思维、从而学习更多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

参考文献:

[1] 徐新秀.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J].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4(49):149-151.

[2] 张曜东 张福连 . 小学数学教学中错题资源的有效应用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 2024(24):83-85.

[3] 肖常銮 .”双减”政策下错题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探索[J]. 2024(2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