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乡镇卫生院档案制作与管理措施

作者

刘艳

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太平川镇卫生院 152012

引言

乡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节点,承担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等职能。档案作为记录居民健康信息、医疗服务过程及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载体,其制作与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然而,当前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普遍存在设施落后、流程混乱、更新滞后等问题。本文基于多地实践案例,系统探讨乡镇卫生院档案制作与管理的优化路径。

一、标准化档案制作流程:确保数据质量的基础

(一)统一档案模板与编码规则

档案制作的标准化需从模板设计入手。以招远市阜山镇镇南院庄卫生院为例,其居民健康档案采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一表格,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管理记录等模块。其中,个人基本信息表包含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础数据,健康体检表记录血压、血糖、血脂等生理指标,重点人群管理表则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群体设计专项随访内容。档案编码采用17 位制,以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结合村(居)委会单位编制唯一标识,例如“370685101201001”代表招远市阜山镇第 101 村第 201 号居民档案。

(二)多渠道信息采集与整合

档案信息的完整性依赖于多元化的采集渠道。夏甸镇新村卫生院通过“门诊建档 + 入户调查 + 疾病筛查”三结合模式,确保信息覆盖全面性。门诊建档时,医务人员在居民首次就诊时填写基本信息表并发放健康档案卡;入户调查针对行动不便人群,由家庭医生团队携带便携式设备完成信息录入;疾病筛查则结合老年人体检、儿童免疫接种等公共卫生项目,动态补充健康数据。例如,该院在 2024 年高血压筛查中,通过入户测量血压发现 127 例新发患者,相关数据即时录入电子档案,为后续干预提供依据。

二、数字化管理体系构建: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

(一)基础设施升级与网络化部署

数字化管理需以硬件设施为基础。夏甸镇新村卫生院投入 30 万元建设标准化档案室,配备恒温恒湿设备、防火防盗系统及防虫防鼠设施,确保纸质档案长期保存。同时,引入电子健康档案(EHR)系统,实现档案存储、检索、分析的数字化。该系统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对接,支持跨机构数据共享。例如,患者从卫生院转诊至县级医院时,接诊医生可通过平台调阅其完整健康档案,避免重复检查。

(二)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协同管理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需建立双向映射关系。镇南院庄卫生院采用“一档双存”模式:纸质档案按编码顺序存放于专用档案柜,电子档案存储于云端服务器,两者通过条形码或二维码关联。医务人员更新电子档案时,系统自动生成修改日志,包括修改时间、修改人及修改内容,确保数据可追溯。例如,2025年 1 月,该院在更新某糖尿病患者档案时,系统记录显示“2025-01-1514:30张医生将血糖值从 8.2mmol/L 修改为 7.8mmol/L ,备注:复查结果更正”。

(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

数字化管理需强化安全防护。夏甸镇新村卫生院采用“分级授权 + 加密传输”技术保障数据安全:普通医务人员仅能访问本人负责的档案,科室主任可调阅全科档案,院长拥有最高权限;档案传输过程中使用 SSL 加密协议,防止数据泄露。同时,建立严格的隐私保护制度,未经患者书面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档案信息。

三、动态化更新机制:保障档案时效性的核心

(一)定期随访与信息补充

档案更新需与医疗服务紧密结合。镇南院庄卫生院制定《重点人群随访计划》,要求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群体每季度至少随访 1 次,更新健康数据。例如,针对高血压患者,随访时需测量血压、询问用药情况并记录在档;针对孕产妇,需跟踪孕期检查、分娩及产后康复信息。2025 年上半年,该院通过随访更新档案12,345 份,更新率达 92.6%. 。

(二)跨机构数据共享与整合

档案更新需打破信息孤岛。夏甸镇新村卫生院与县级医院、疾控中心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时获取患者转诊、检验检查结果等信息。例如,某患者从卫生院转诊至县医院进行 CT 检查后,检查结果自动回传至其电子档案,避免患者携带纸质报告的麻烦。2024 年,该院通过数据共享补充档案信息2,876 条,减少重复检查费用12.3 万元。

(三)档案终止与迁移管理

档案生命周期管理需规范终止与迁移流程。镇南院庄卫生院规定,居民死亡、迁出或失访时,需在档案中标注终止日期及原因。对于迁出居民,需记录迁往地址并办理档案交接手续。例如,2025 年 3 月,某居民因工作调动迁至青岛市,卫生院通过邮寄方式将其档案转交至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保留交接回执作为凭证。

四、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撑档案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一)分层培训与技能提升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管理质量。夏甸镇新村卫生院建立“基础培训 + 进阶培训”体系:基础培训涵盖档案分类、编码规则及系统操作,进阶培训涉及数据分析、隐私保护及应急管理。

(二)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

档案管理需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镇南院庄卫生院将档案建档率、更新率及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对表现优秀的个人给予奖励。例如,2025年第一季度,该院档案建档率达 98.5%,更新率达 91.2%,对排名前三的科室分别奖励5,000 元、3,000 元及2,000 元,激发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三)跨学科协作与知识共享

档案管理需促进多学科协同。夏甸镇新村卫生院建立“档案 + 医疗 + 公卫”协作机制,由档案管理人员、临床医生及公共卫生医师组成联合工作组,定期召开档案分析会。例如,2024 年该院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档案,发现农村地区患者血压控制率低于城市,遂联合制定《农村高血压管理方案》,通过健康讲座、免费送药等措施提升控制率。

结语

乡镇卫生院档案制作与管理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抓手。通过标准化制作流程确保数据质量,数字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能,动态化更新机制保障档案时效性,专业化人才队伍支撑可持续发展,可构建起科学、高效、安全的档案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乡村“医卫结合”何以走向形式化 ?——电子健康档案的应用及其社会后果 [J]. 吴志鹏 ; 姚泽麟 . 社会发展研究 ,2023(02)

[2] 如何加强乡镇卫生院的财务档案管理工作 [J]. 李峰 . 兰台内外 ,2022(20)

[3] 信息化背景下乡镇卫生院档案管理创新策略 [J]. 隋俊雷 . 黑龙江档案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