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新媒体时代网络短剧的兴起与营销分析

作者

金萱彤

长春财经学院 吉林长春 130122

一、新媒体时代背景与短剧的特点

1.1 新媒体时代特征及对短剧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以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技术为基石,具有诸多显著特征。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的传播速度逐渐加快,网络短剧借此迅速触达大量观众,实现快速传播与推广。通过传播媒介,观众能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即时反馈,与创作者和其他观众互动,使网络短剧创作更加符合观众需求与喜好。

1.2 短剧的特点

短剧最大的特点就是篇幅短小,便于观众在短时间内获取信息。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将“米姆”定义为:“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一句话、一个表情包都可以看作一个米姆,是近年来的影视以及短视频作品出圈的途径之一。短剧内容十分丰富,通常剧情都很“狗血”。

二、短剧的兴起原因和营销策略

2.1 短剧兴起的原因分析

随着5G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视频是读图的进一步演变,或者说视频是“读图时代”的具象化表征,是一种“活动影像表达式”,这是读图时代信息传播的三大表达形式之一。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涌现,短视频浸润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而导致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与观影习惯也逐渐偏向碎片化、间断化。而短剧的设定刚好适用于这一特点,避免过于复杂的情节,让每一秒钟都有意义。

2.2 短剧的营销策略

在竖屏短剧的叙事逻辑中存在“即时反馈机制”, 即通过编剧技巧迅速而直接地对受众期待给予满足。其叙事逻辑是: 其一, 与长剧或横屏微短剧不同,竖屏微短剧不会将本文叙事时间用于解释剧情、延宕情感或拉长悬念 , 追求的是快节奏的故事展现; 其二,“抢答式”揭开悬念, 即不给观众留有思考机会,而是让其在无数个“谜面—谜底”间得到一次又一次地即时性满足 ; 其三 , 注重“瞬间反击”, 即不仅是剧情中“复仇不必等”“有疯当场发”的反击 , 还包括通过台词精准说出观众想说的话、想作的评价 , 成为观众“嘴替”, 为观众提供极致的“爽感”。网络媒介对于短剧的内容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在长视频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需要短剧这类新兴内容来丰富生态,吸引和留住用户。

三、网络短剧营销案例分析

3.1 典型成功案例介绍

角色是短剧的灵魂,通过有限的时间限制塑造出鲜明的角色形象,使观众快速理解和记忆。

2025 年的春节刚过,一部叫作《好一个乖乖女》的短剧,犹如一匹黑马,席卷整个网络,在朋友圈、微博、豆瓣等各个地方都排名靠前。女主角初次亮相时是典型的乖乖女形象,温柔和顺、乖巧听话、被家族左右;然而剧情反转,以伪善的外表隐藏着腹黑的内心,将欺压她的人逐一反击。这种“装弱小实则强大”的设定精准击中观众的兴奋点,每一集都在“反击”与“崛起”之间积累转换。

3.2 成功经验总结

成功短剧在内容创作上,具有吸引力,融入观众感兴趣的话题,以独特的风格和紧凑的剧情吸引观众。营销推广方面,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和平台资源,创新营销方式,如“硬植”广告、设置话题等。现在的众多综艺节目也开始以短剧作为主题,开展竞技游戏。也是因为短剧的爆火,个别有名气的短剧演员也参与进一些演技经济类综艺,使短剧更具有曝光度。

四、短剧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4.1 面临的挑战

短剧的的内容同质化严重,许多短剧题材雷同、剧情套路,缺乏新意。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大量短剧涌入市场,优质资源被头部作品占据,新作品难以脱颖而出。监管政策也在不断变化,对内容审核日益严格,一些题材和创作手法受限,增加了创作和营销的不确定性,对短剧的产出提出了更高要求。

4.2 应对策略

面对挑战,短剧可采取差异化内容创作,从题材、剧情、表现手法等方面创新,打造独特风格。市场营销学中有一个 4i 理论,是数字时代营销领域的核心方法论,主要以用户为中心的整合营销策略,是适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逻辑。包括趣味(Interesting)、利益(Interests)、互动(Interation)和个性(Individuality)四个核心要素。通过趣味、利益、互动、个性四大原则,实现精准触达与深度用户连接。未来,网剧需在“趣味”上持续创新,“利益”上多维赋能,“互动”上技术升级,“个性”上深耕细分领域,实现内容与受众的深度共鸣,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

五、短剧的未来趋势

5.1 与新技术融合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通过AI 技术,平台可对用户观看习惯、喜好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实现更精准的内容推送,让用户能快速找到感兴趣的短剧。据了解,曾经一段精良的 AI 视频,仅 5 分钟的画面就需要 3 个人耗费一个月的时间进行制作。未来我们可以尝试将人类的想法与AI 的技术结合,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5.2 优化建议

为了适应未来趋势,微短剧营销策略需要不断优化。要加强数据挖掘,不仅分析观众观看数据,还应该关注用户评论、分享、转发等行为,全面了解观众需求。提升观众体验也至关重要,可以鼓励用户加入一起参与创作,征集观众的想法,融入短剧创作中。通过这些措施,短剧营销市场将占据更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朱梅基 , 胡承勇 .“爽点”与“网感”:网络微短剧的出圈逻辑与创作启示——以《重生之我在霸总短剧里当保姆》系列为例 [J/OL]. 中国数字 出 版 ,1-10[2025-06-1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917.G2.20250603.1334.002.html.

[2] 刘泽甫 , 郝静静 . 微短剧叙事节奏感的协同优化 [J]. 新闻采编 ,2025,(04):43-44.

[3] 杨舒 . 竖屏微短剧的叙事策略与精品化路径 [J/OL]. 东岳论 丛 ,2025,(08):68-75[2025-08-30].https://doi.org/10.15981/j.cnki. dongyueluncong.2025.08.006.

[4] 岳雷 , 娜瑶 .AI 短剧来势汹汹 [J]. 法人 ,2025,(08):78-80.

金萱彤(2005.12)女,汉本科,网络与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