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低碳气韧性安全规划构建

作者

谢艳文

张家界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南张家界 427000

消防站承担着城市灭火方面的主要职责,是消防灭火扑救力量的基本组织单元,其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决定应急响应效率和火灾防控能力。近年来,我国城市建成区在持续扩张,城镇人口与产业集聚的速度也在加快,但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却没能同步适配发展需求,部分区域存在着“远、疏、弱”等方面的问题,这造成城市核心区的消防站负荷过于沉重。城乡结合部与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消防站覆盖盲区比较多,基层消防站的装备与人员配置不够充足,致使火灾事故处置不及时、救援效率低下等风险有所加剧。在此情形下,重新审视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现存的问题,构建与城乡发展相适应的规划体系,既是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1 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的核心要求与现实意义

1.1 核心要求

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要遵循“风险导向、覆盖均衡、响应及时、资源高效”这四大原则,具体要求包含以下方面:一是空间覆盖要求是依据《城市消防规划规范》(GB 51080 - 2015),城市建成区消防站布局要满足普通消防站辖区面积不大于 7 平方千米,且接警后 5 分钟内到达责任区边缘;乡镇地区结合人口密度与交通条件可适当放宽,辖区面积至10 - 15 平方千米,但要确保重点区域如乡镇政府驻地、工业园区、学校医院5 分钟内到达。二是风险适配要求是针对高风险区域,如化工园区、高层建筑密集区、老旧城区应增设特勤消防站或加强型普通消防站并配置云梯消防车、抢险救援车等专业装备。低风险区域如郊区住宅、乡镇村落可采用小型消防站或消防执勤点以实现“以小补全、就近响应”,资源协同要求是城乡消防站布局需与消防水源,如市政消火栓、天然水源、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系统联动避免“有站无水、有站无路”,同时推动城市消防站与乡镇消防站资源共享并建立跨区域应急联动机制[1]。

1.2 现实意义

保障城乡安全的基础防线在于合理的消防站布局,能有效缩短应急响应时间,降低火灾蔓延速度并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于优化城乡消防站布局。长期以来,我国城市消防站建设相对完善但乡镇地区存在“欠账”,通过优化布局可缩小城乡消防公共服务差距体现“城乡均等化”发展理念。提升应急管理效能的关键举措在于合理布局消防站,在极端天气如暴雨、地震或复合型灾害中,消防站不仅要承担火灾救援任务还需参与抢险救灾,合理布局能确保应急力量快速部署提升多灾种应对能力。

2 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现存问题

2.1 空间分布失衡,覆盖盲区突出

城市内部存在“疏密不均”的状况,城市核心区因为人口密集且土 地资源紧张,部分消防站建设进度滞后于城市扩张速度,进而导致辖区面积超 题,作为城市扩张发展的过渡区域,人口流动性大、违法建筑多且火灾 忽视”。城市规划未及时将其纳入,城乡结合部规划又无力对其覆盖,城乡结 ,多数城乡结合部仅在政府驻地设置了 1 个普通消防站,部分偏远村落距离消 0 千米, 并且很多 道路狭窄、路况复杂,消防车难以实现快速通行。

2.2 建设标准不统一,功能适配性差

城市消防站大多依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 标 1 2017)来进行建设,场地、装备以及人员配置都较为齐全, 关问题。以桑植县为例,目前桑植县消防站建设标 家规范要求,特别是新建城区和重点发 同时面对雨雪冰冻、洪涝等自然灾害 对性强且技术先进的特种救援装备,灾害应对 现有训练功能区域较为局限,缺乏模拟真实灾 约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全面提升 [2]

2.3 资源配置低效,协同能力薄弱

城市消防站普遍面临着“人员缺编”的实际问题,乡镇消防站大多采用“兼职模式”且消防员以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兼职为主存在专业技能不足的状况,同时装备维护工作也不到位致使部分消防车长期停放在车库无法正常使用,城市消防站和乡镇消防站缺乏常态化的联动机制且信息共享不顺畅,城市消防站不掌握乡镇火灾隐患分布情况,乡镇消防站不熟悉城市救援战术,在跨区域火灾救援过程中常出现“重复调度、装备不兼容”等问题进而影响救援效率。

3 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优化对策

3.1 优化空间布局,消除覆盖盲

针对核心区消防站辖区超标这个问题,采用“增设小型站”的模式,在土地资源比较紧张的区域建设小型消防站,以此补充普通消防站的覆盖盲区。在新区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每 7km21 个普通消防站”的标准,把消防站建设纳入土地出让前置条件,确保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用”。将城乡结合部纳入城市消防规划统筹的范围,在城市扩张边界和乡镇接壤的区域建设“城乡联动消防站”,让其同时承担城市边缘区和周边乡镇的救援任务。针对城乡结合部违法建筑多且火灾隐患集中的特点,在消防站周边 3km 范围内加密市政消火栓,保证能做到“有站有水”,依据城镇人口规模以及产业风险等级采用微型消防站模式,高层小区的消防控制室方面,需要从微小预防工作方面来进行控制 [3]。如图1 :

图1 桑植县城区消防基础设施现状图

3.2 统一建设标准,提升功能适配性

桑植县中心城区消防站布局规划将 均衡覆盖 级响应、 重点保障、分期实施”作为基本原则,来构建以“一级站, 二级站, 救援体系,到 2035 年,总共规划设置 7 座消防站,这其 站以及 2 座企业专职消防站。级站作为区域救援核 2017)来执行,其辖区面积控制在 7 平 配备各类灭火及特种灾害处置车辆、防护装备 级站由于实际建设条件受到限制调整为二级站, 其 火救援任务,虽然车辆装备和人员编制略低于一级站,但仍要满足快速响应和初期控火的需求。

2 座小型站充当一级站和二级 者建筑密集区域,将辖区面积严格控制在 2 平方公里范围以内 重突出“小而快、灵活高效”显著特点 配备轻 和应急抢险实际需求。2座企业专职消防站主 来进行规划建设,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和所需装备, 体系当中,承担本单位及周边区域初期火灾扑救和专业应急处 十九条要求来执行,远离洪涝、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域地带,同时保障执勤车辆能够迅速出动的交通条件,所有站点均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建设方式,确保消防救援能力与城市发展实现同步提升。

3.3 整合资源配置,强化协同能力

图2 桑植县消防站规划布局图

城市消防站采用“政府专职消防员 + 事业编制消防员”模式来补足人员缺编,并且加强像高层建筑救援、化工火灾处置这类专业技能培训,乡镇消防站推行“专职消防员 + 兼职消防员”模式,由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专职消防员,同时从村干部、民兵当中选拔兼职消防员并定期开展训练,建立装备共享机制。一级消防站,桑植人口小、用地少,可以在乡镇中设一站,乡镇消防站的小型装备可用于日常巡逻工作,建立跨区域协同机制,构建“市 - 县 - 乡”三级消防联动体系,建立统一的接警调度平台以实现城乡消防站信息共享,定期开展城乡联合演练,模拟跨区域火灾救援场景来提升协同作战能力。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实行“就近调度、优势互补”策略,城市消防站支援乡镇时由乡镇消防站提供路况、水源等信息以提高救援效率,推动资源整合复用,整合乡镇消防站、派出所、应急管理站功能来建设“多站合一”的基层应急救援中心,共享办公场地、装备库房以避免重复建设。

3.4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提升规划适配性

将消防规划添加进城乡规 局适配性做一次评估,依据城市扩张、人口流动、 机制,以此保证规划始终跟城乡发展保持 情况的乡镇,适度缩减消防站规模,或者 做好规划来增设消防站,确保能和人 风险和消防力量相匹配。持续提高公众 展问卷调查等方式,征求居民和企业 生噪音、交通干扰等问题,建立规划公示制 规划的科学性与认可度。

4 结语

综上,城乡消防站布局规划属于城乡安全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联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乡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城乡消防站布局存在空间分布失衡等诸多问题,包括建设标准不统一、资源配置低效以及动态调整滞后等情况,其根源是规划未能适配城乡发展差异和火灾风险变化。通过优化空间布局、统一建设标准、整合资源配置以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能够构建城乡统筹且覆盖全面、响应高效又资源节约的消防站布局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艺明 , 张健 , 宋志刚 , 等 . 基于消防安全紧迫度的传统村落消防站选址布局优化研究 [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2024,49(06):169-178.

[2] 杨华 . 新型省域消防救援队伍执勤力量管理体系建设——以救援能力“供给侧”为视角 [J]. 中国民警察大学学报 ,2023,39(04):68-72.

[3] 刘浩洲 . 县级城市消防设施布局规划研究——以孝义市为例 [J]. 工程与建设 ,2022,36(05):1257-1259.

[4] 邓锡中 , 刘清云 . 南宁市乡镇微型消防站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关系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20,6(24):38-40+42.

作者简历:谢艳文(1993.3.7-),女,汉族,本科,湖南邵阳,从事工作:城乡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