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思政工作的路径探索
宦玉玉
贵州省烟草公司铜仁市公司 554300
引言:近年来,文化繁荣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迎来新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含着大量思想价值观念,有助于改善员工思想品德水平,提高员工精神境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政工作的关联性如何,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如何,二者融合的具体方法,均需要进一步展开探索。因此,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思政工作的路径,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思政工作的意义
1.1 涵育个体道德自觉、筑牢职业精神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以“修身”为立世之本,蕴含仁、义、礼、智、信等核心道德规范,可有效改善企业员工德性涵养,塑造企业员工职业精神。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融入企业思政工作,可引导员工在日常工作中遵循“敬事而信”“敬业乐群”行事,或内化“吾日三省吾身”、“君子慎独”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提升职业操守[1] ;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的理念,可将个人岗位职责与企业整体发展、社会国家需求紧密相连,激发员工超越个人利益,形成良好的使命感与归属感,实现从“职业人”向“有德有责的企业人”转化,为企业锻造一支兼具高尚品格与坚实职业素养的人才队伍。
1.2 优化企业组织生态、凝聚和谐奋进合力
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中庸”之道,为企业构建和谐有序、协同高效的组织生态提供了根本指引,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融入企业思政工作,可解决刚性管理所产生的问题,拉近企业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儒家倡导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之道,道家追求的“无为而治”的治理境界,均可为管理者开展工作提供思路,有助于在企业内部营造相互尊重、信任包容的内部氛围,使员工在企业内感受到温暖,改善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强化组织黏性;同时,企业思政工作人员也可遵循“和而不同”理念开展工作,包容员工个体思想,激发员工创新活力,或遵循“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理念,向企业管理者与企业员工渗透和谐思想[2]。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企业内部环境中,员工之间矛盾更少,也更容易形成心齐气顺、同舟共济的集体向心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3 赓续民族精神血脉、深化传统文化内核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思政工作,可使企业全员主动担当文化传承使命、坚定文化自信。思政工作人员在企业内传承弘扬仁爱孝悌、见利思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传统文化思想,可有效提高员工乃至领导者的文化认同水平,形成“革故鼎新”的变革勇气,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在面对工作挑战时,敢于承担责任、攻坚克难、主动求变;领导者也可理解“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协和万邦”的天下情怀,在企业内身先士卒,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观、企业发展观,由此,为企业发展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动能。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思政工作的路径
2.1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修其身,治其心,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传统文化当中,修身是立身行事之本。在企业场域中,传统文化理念可转化为领导者率先垂范的管理智慧,并为员工带来人文关怀。优秀的企业思政工作,绝非以制度约束员工,或向单向灌输思想政治观念,而是领导者以高尚品格与务实作风构筑风清气正的职场环境,且管理者日常言行所体现的仁爱、诚信、公正等传统美德,可如春风化雨般感染员工,让员工“见贤思齐”形成提升自我的内在动力。同时,企业可建立关怀互助机制,在企业内营造尊重包容的氛围,使员工在归属感中自觉提升道德境界与职业操守,促使员工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传统价值内化为行为准则,提高企业员工个人修养,忠于企业忠诚,并最终形成心齐气顺、
协力发展的强大合力。
2.2 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元活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仅依靠宣讲难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此,企业思政工作人员需设计形式新颖、参与性强的主题活动作为文化载体,让员工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企业思政工作人员可将传统节日作为契机,精心策划系列活动,如企业可在端午节组织员工包粽子、制艾草香囊、诵读《屈原颂·生死交响》等诗篇,在粽叶清香与铿锵词句中体悟爱国情怀;在中秋节,企业思政人员可将“团圆和睦”作为主题,举办诗词会、手作月饼活动,深化家国同构的文化认同。在活动设计时,思政工作人员应以本地文化资源为主,如结合地域历史讲述节日渊源,使文化传承更贴近员工生活。此外,企业也可开设书法、国画、民乐研习班,举办“非遗进企业”工匠技艺展示活动,让员工在亲身实践中理解匠心精神,并提高自身对工作的追求。
2.3 引导企业员工学习感悟革命先辈英雄事迹
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近现代血火淬炼中升华的璀璨结晶,是思政工作最生动、最富感召力的教科书。企业需积极搭建平台,引导员工深入学习感悟先烈精神,汲取信仰力量。在清明等重要节点,组织“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赴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敬献花篮、聆听讲解,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中体悟“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担当 [3]。日常工作中,定期开展“红色故事会”,观看《长津湖》等优秀影视作品,研读方志敏《可爱的中国》等革命文献,使赵一曼的坚贞、焦裕禄的奉献等崇高形象深入人心。企业更可邀请老战士、劳模开展座谈,以身边榜样现身说法,让员工更直观地感受到奋斗与奉献的时代价值,并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结语:综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企业思政工作,可帮助员工形成道德自觉,提高员工职业精神,优化企业组织生态,在企业内形成和谐奋进的合力,并赓续民族精神血脉、深化传统文化内核,具有多重意义。而在落地实施过程中,企业思政工作人员应贯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开展丰富多元活动,并引导企业员工学习感悟革命先辈英雄事迹。
参考文献:
[1] 王燕 . 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J]. 现代企业 , 2010(5):45-46.
[2] 武建将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政工作融合的途径与方法 [J]. 名家名作 , 2023(17):94-96.
[3] 李敏 . 浅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融合 [J]. 中外交流 , 2021,028(3):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