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数字化教学实践探索

作者

朱月兰

常州工学院

一、引言

1. 研究背景

自 2020 年全球疫情爆发以后,线上教学成为了当时行之有效的应急手段。疫情的持续影响也给我们的教育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俨然已经演变为常态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教育部于 2025 年 4 月新近推出了《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应用导向,以深度应用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坚持数字赋能,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育治理整体性变革。英语专业是外语类学科中的核心专业,后疫情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综合英语课程又是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数字化教学改革必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信息教育技术研究较早,如 Harmer(1998)提出,互联网可以在英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网络有可能与世界各地的讲英语人士练习口语等,且它的实用度将日益升高。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成为研究热点。如 Larson(2021)在教学实践中研究得出,混合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跃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国内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在近年发展迅猛,如黄立鹤(2021)指出,多模态范式为外语教学创新提供了主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协同性等方面的思维启示。而张敬源等(2024)则聚焦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提升大学英语育人水平的实践路径。现有研究多聚焦理论构建,实践方面则较侧重于大学英语,而对英语专业,尤其是具体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设计研究则仍显不足。本文将以综合英语为例,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数字化教学的设计模式,旨在对英语专业数字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建设性的建议。

二、综合英语数字化教学设计策略

1. 课前预习阶段

在学生完成基础预习任务之后(包括查询生词、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等),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检测,然后向学生推送差异化课前学习材料。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推荐词汇讲解微课和语法复习视频,而对基础较牢固的学生,可以推荐中等难度的阅读材料,如文化背景知识纪录片等。还可以将学生分组,根据课文所需,完成相应的课前调研等任务,如收集调查数据、查询背景知识,为课上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2. 课上互动阶段

课上互动阶段是最重要最高效的混合式教学时段。 一是可以利用翻转课堂,通过小测验、讨论或汇报等形式检验学生的预习成果(包括语言点、背景知识等),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更深入地探讨课文主题,进行深层次互动,讲授重要知识点等。二是可以将多模态教学方式进行融合,采用在线投票、弹幕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展实时互动和分组协作,既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3. 课后拓展阶段

课后拓展阶段也是数字化教学的重要阶段。如可以在QQ 群建立“英语角”,定期设定讨论主题,请学生分享观点、成果并加以教师点评或学生互评。也可以利用云文档收集并展示学生的优秀作业或典型错误题集,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还可以利用网络布置小组作业,鼓励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来完成拓展型作业、作品,作为课堂教学很好的补充,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综合英语课程数字化教学实践案例

以下将以综合英语课文《Fresh Start》为例,具体介绍英语专业数字化教学的实践案例。全文以文学叙事承载心理教育目标,兼具感染力与实用性,适用于新生教育。

1. 课前

(1)认真预习课文,根据教材及慕课资源自学课文中的语言点、语法点及背景知识。通过朗读单词、词义配对、造句等题型检测学生自学语言点的情况,注意记录学生容易用错的语言点,作为后面课堂讲解的重点之一。练习可在慕课堂完成,及时评分。

(2)共享线上微课《大学新生心理适应大数据》,请学生观看 3 分钟可视化报告,发现“抑郁焦虑”在新生中的普遍性,触发对主人公劳伦的同理心。

(3)“校园友善度测试”:请学生分小组设计问卷(如见到同学哭泣会怎么做),在校园中进行匿名调查,要求每组至少要调查 10 名以上的同学,并形成问卷调查报告。

2. 课上

课上练习1 :破冰行动-帮助学生通过共同兴趣自然破冰,降低社交焦虑,练习开放式对话技巧。提前准备若干张拼图碎片(每张印有不同兴趣标签,如“动漫”“篮球”等)。每位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领取一块拼图碎片,需在教室内找到与自己兴趣标签匹配的“拼图队友”。组队成功后,成员需用英文介绍自己与兴趣标签的关系。

(2)课上练习2 :观看英文视频《如何安慰情绪低落的朋友》,记录关键词,复述片中提到的安慰朋友的主要方法。

3. 课后

(1)交际练习 -- 辩论:“To dorm or not to dorm ?” 正方可从“国家、学校、家庭三维保障”论证住校的优势;反方可从“个体心理差异”等方面论证走读的合理性。教师可以关注学生“能否用英语讲好中国校园故事”。

(2)拓展练习 1- 短视频:分小组用英文设计一个“新生入学指导”短视频,时长大约在3 分钟左右。

(3)拓展练习2- 微信公众号推文:请学生用英语写一则《Kindness FlashReport》,记录“被陌生人治愈”的 3 个瞬间,可以搭配图片和中英谚语或习语(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可推送到校园微信公众号,实现语言能力与价值观同构。

四、结语

我国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与学科建设,伴随着 21 世纪科学技术的突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升。该研究顺应了快速发展的英语专业本科教育需求,对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将梳理现有课程,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除了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以外,着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使学生真正成为我国新时代所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M]. Addison Wesley Longman,1998.

[2]Larson M. Hybrid Teaching in Post-pandemic HigherEducation[J]. Higher Education Review, 2021(3):45-62.

[3] 黄立鹤. 多模态范式与后疫情时代的外语教学[J]. 当代外语教育研究,2021(2): 75-85.

[4] 张敬源,赵红艳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创新路径 [J]. 外语学刊,2024(2):84-9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EB/OL].(2025-4-1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2504/t20250416_1187476.html.

( 本文为 2023-2025 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课题“后疫情时代英语专业数字化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以综合英语为例”项目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