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SBOPPPSE 模式的神经外科课程改革探索
吕文明 杜晶 赵新刚
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宁阳医院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
前言;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在对学生讲解知识的同时,还要凭借信息化技术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能力,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完成教育改革目标。教育改革主要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而为了能够培养出更为优秀的人才,应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来制定教学方案。所以需要在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过 SBOPPPSE 模式开对神经外科课程进行改革,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入掌握相关技能,最后成为一名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一 人工智能平台建立的神经外科课程共享性数字教学资源库
从传统课堂到 AI 协同教学,《外科学》课程突破传统实践教学的空间限制与评估瓶颈,发生了深刻的变化。AI 系统让丰富的学习资源变为触手可及,同学们可以整合智能关联系统中的前沿文献、临床指南和典型病例库,将知识点与丰富学术资源相结合,既提升了课程内容的理论深度,也拓展了临床操作的实践广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神经外科教学资源主要是借助各种学习平台为载体,所包含的教学资源非常的丰富,不仅有音视频,同时还包括动画、文本等,在构建资源库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创建模块,以便于师生使用。人工智能下的神经外科教学资源并非固定,而是会随时对资源进行优化和更新。资源可按照备课的要求传送到相关区域,也可让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对资源进行查找。
二 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SBOPPPSE 模式的神经外科课程改革措施
(一)基于神经外科共享数字教学资源库的SBOPPPSE 模式教学(1)自查 Self-inspection :自查教学内容,提前引导
教师要根据神经外科课程情况针对性的安排课前任务。要细心研究教学任务,获取和外科学工作有关的资料、临床实例等,然后再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活动,最后生成清单。而对学生要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当中,树立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学生要在上课之前通过网络查找和教材内容有关的资料,然后再根据教师的指导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为更好的理解课堂教学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导入Bridge-in :案例导入,引发思考
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和生活工作有关的教学情境,并根据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学习所推送的内容,以锻炼思维能力,掌握教学内容的概念和理论[2]。由此让学生能够能够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3)学习目标Objective :成果导向,明确目标
教师在还未上课的时候先发布三维目标,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与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所安排的任务要具备实践性,并且要根据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活动,重点加强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水平。学生要借助教学任务掌握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并树立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4)前测 Pre-assessment :线上自学,课前测试
教师安排调查问卷活动,同时在评论区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学生借助调查问卷、探讨等活动,对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二)课中线上、线下活动
教师在教学期间应根据任务完成的效果,调查问卷等情况来掌握学情,及时发现在教学活动所潜在的问题,明确最为合适的教学主题和方式,建立能够满足师生要求的教学情境,从而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且教师还要在上课期间多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所以务必要对学生做出最为合理的提问方式。进入智能化的提升训练场,依托线上教学平台对学习行为进行全程跟踪和数据分析;AI 助教智能答疑,根据个体情况推荐学习路径,实时精准识别知识盲区,实现个性化学习管理。
(1)参与式学习 Participatory learning :参与式学习,答疑解惑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将学生分到若干个小组当中,然后建立合适的情境,向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再进行正确的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所不懂的问题。而学生要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探索出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 [3]。总之主要的目的是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职业素质。
(2)后侧 Post-asscssment :课后测试,检验结果
教师要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滤清思路,从所学的知识当中挖掘出思政元素。学生要深入研究所学的知识,并对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表达自己对于知识的看法,挖掘出学习内容当中所涵盖的价值观。让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也就是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后线上活动
拓展 Expand :教师为学生安排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在线指导,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学生要及时的完成学习任务,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掌握学习成果,并对知识进行扩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勇于接受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同时将神经外科知识拓展到日常生活,比如生命科学的机器人研究等。在实践化操作训练中,借助虚拟手术训练情境,模拟真实临床场景;系统根据学生操作数据,提供技能训练的精准反馈。
总之,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通过 SBOPPPSE 模式对神经外科课程进行改革,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能力,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从而完成教育改革目标,并还能够可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技能,最后成为一名具备综合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田欣尧 , 王伟林 . 人工智能时代外科教学技术赋能与人文坚守 [J]. 医学与哲学 ,2025,46(11):56-60.
[2]杨学军,贾旺,毛颖,等.数字与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神经外科[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25,25(02):99-103.
[3] 丁则阳 , 陈孝平 . 外科 4.0 时代的外科学教学和外科医师培养[J]. 临床外科杂志 ,2024,32(11):1121-1122.
项目支持:齐鲁医药学院 2023 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JY2322)、齐鲁医药学院2024 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JJY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