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能,让初中生经典阅读更高效
贺明霞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215200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做好经典阅读的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步步入教师的视野,成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的有力工具。因此,教师不妨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教育效能,积极优化改良传统经典阅读教学的过程,以便带给学生更加新颖的学习体验,真正提升经典阅读教学的质量。
一、利用多媒体资源,营造沉浸式阅读情境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主要依据,但教材中安排的经典作品,往往与学生所处的时代,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当教师直接引导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阅读时,学生往往难以全身心投入,最终导致阅读的效果与预期相差较远。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用新媒体技术,能够依据文本内容为学生呈现与之匹配的图片、影视片段等媒体素材,让学生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这样,学生也能更深入地感受经典作品中传达的情感,理解其中隐含的主题和内涵,从而提升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感悟效果。
例如,在《苏州园林》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在课前,在互联网中输入:“苏州园林的高清图片、视频资料”等关键词,从网络中获取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教师便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展现苏州园林四季美景的视频,让学生直面园林中的美景。在学生欣赏视频时,教师也要为学生配备悠扬的古典音乐,使学生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进一步引发情感共鸣。在播放视频结束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多幅不同角度的苏州园林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感受到苏州园林怎样的美呢?”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园林的布局、色彩搭配等细节。之后,结合自身的观察,学生纷纷表达自身的想法,如有的学生说:“我感受到了自然与人工巧妙融合的美妙之处”;有的学生则说:“我体会到了错落有致的布局之美”。
可以看出,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构建沉浸式的阅读情境,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经典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更加直观的角度,感受苏州园林的美,继而有效激发阅读的兴趣,更主动地走进文本之中,剖析文本的内涵。
二、借助互动平台,促进深度交流与分享
传统形式下,当教师为学生布置阅读经典文本的任务后,学生的阅读交流往往局限于课堂内,致使最终的参与度不高,交流的深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受限。长久以往,学生难以真正从多个角度出发,理解经典作品。而新媒体互动平台的出现,无疑有效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交流分享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妨为学生引入班级微信群、在线学习社区等平台,鼓励学生在阅读经典文本后,在平台中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疑惑或见解,以便学生逐步深化理解。
比如,在组织学生阅读《骆驼祥子》时,教师便可以在学生完成小说的阅读后,在微信群内发起:“祥子的三起三落,哪一次对他的打击最大?为什么?”的话题,同时,要求学生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阐述自己的观点。随后,学生纷纷在群内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的学生认为:“我觉得第一次买车后被大兵抢走,对祥子的打击最大,因为那是他第一次离梦想那么近又瞬间破灭……”之后,有的学生则发表不同看法:“我觉得是第三次,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卖车葬妻,这次打击让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支柱”。这样,在各抒己见中,学生也能逐步学会从不同角度,理解小说内容。
可以看出,教师借助微信这一互动平台,有效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阅读交流的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分享自身的见解,倾听他人的看法中,逐步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立体地认识祥子这一人物形象,把握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三、运用智能工具,实现个性化阅读指导
受到成长背景、生活经历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带领学生对经典文本进行阅读时,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因此,当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时,往往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最终导致部分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更加抵触、排斥阅读经典文本。而智能工具不仅能为学生布置阅读经典文本的任务,也能有效收集学生的阅读数据,进而根据分析结果,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材料,以便每一个学生都能更加享受阅读的过程,不断增强阅读的信心。
例如,在《水浒传》的教学中,教师便可以先在智能阅读软件中,为学生布置:“阅读《水浒传》中‘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章节”的任务,并设置与情节、人物相关的问题。随后,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后,软件自动收集学生的阅读数据,并进行分析。如透过分析,软件发现:部分学生的阅读速度较慢,对鲁智深的形象理解模糊,而另一部分学生虽然阅读速度较快,但对文本蕴含的侠义精神把握不准。基于此,针对前者,软件便可以为学生推送有关鲁智深相关事迹的拓展阅读,辅助学生理解其性格特点;对于后者,软件便可以为学生推送关于古代狭义文化的解读文章,以便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文本精神内涵的理解。
案例中,教师借助智能工具,精准捕捉学生阅读《水浒传》时的差异,并为学生推送个性化的阅读材料,能有效满足每个学生的阅读需求,持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经典文本的信心,从而提升经典阅读教学的实效。
总而言之,教师要继续在初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中,为新媒体技术探寻落脚之地,以便持续改良传统经典阅读教学的模式,使学生更加享受阅读经典文本的过程,积极地从经典文本中汲取成长养分,真正实现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梁莉 , 陈可情 . 新媒体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J]. 作文 ,2024,(24):37-38.
[2] 车声晓 . 新媒体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D].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4.
[3] 王 珍 . 新 媒 体 环 境 下 初 中 语 文 阅 读 教 学 策 略 研 究 [J]. 考 试 周刊 ,2024,(20):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