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智慧”赋能,履践致远

作者

李春燕 李艳 周向岑

荆州市沙市红星路小学  数学  434001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一种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适时恰当地选用智慧课堂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视频,动听悦耳的音频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使数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例如《比例》这一单元是六年级下册的重点单元,知识抽象,备课时,我查看平台上的优秀教学课例、视频课程、学习任务单、课后习题等资源,设计教学,布置分层任务,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

一.产生背景

结合多年的一线教育经验,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设计有效活动。我利用中小学智慧课堂的自主学习模块,结合本班学情,在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补缺等环节中都设计了有趣的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 案例过程

(一)平台应用于教师备课

(1)解读教材,一波三折精准备课

传统线下课堂的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主导主体相结合,由此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要关注“如何教”,又要关注“如何促进学 ”。因此,教师借助智慧平台的“备课资源 ”板块,选取平台中优质问题、发散问答、教师的有效提升等关键环节;同时,线下在授课环节,改良平台中的ppt,使用微课、预习单、导学案等,合理规划课上、课下时间,确保课堂效率。

(2)精准规划,省时省力高效备课

混合式教学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 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混合式教学是学习理念的一种升级,这种升级会使得学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改变 。因此,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精准把握 学生在学习解比例时真实的学习困难、每个学段的学 习要求,借用智慧平台上的素材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 。

(二)平台应用于课前预习

“ 如何混合 ”一直是混合式学习设计的难点 。课前自主学习时,让学生在国家平台 app 班级群上传预习作业,和统计数据分析的结果,精准教学来展开新的教学任务,这一环节的设计,使整个课堂教学更能做到有的放矢。

因此,将智慧平台的课程教学资源和其他专题资源与线下教学深度融合应用,是混合式学习走向高效的一个重要路径。例如:在双师课堂《解比例》中,利用平台上课程教学模块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学习单学习任务一(如图)让学生课前预习,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初步的认识。

【学习任务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长约为57米,有一个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模型,它的总长与火箭总长的比是1:10,这个模型总长约为多少米?

(三)平台应用于课堂练习

混合式教学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在规划上做足功夫,把平台用好,把平台用实 。针对学习单反馈的共性问题,借助名师课堂史老师的《解比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再对视频中的关键点进一步讲解:

首先,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难点:前后项为小数的解比例,使用学习单学习任务二(1)(4) 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其次,解决本节课的第二个重难点:前后项为分数的解比例,让学生完成学习单学习任务二(2)(3) 题。

最后,解决分数形式的解比例,完成学习单学习任务二(5)(6) 题。

这时就把课堂全部交给了孩子们,让学生运用集体合作的力量解决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质疑、合作、探究,自己解答自己说,提出问题一起思考。整个过程孩子们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又不断有学生轻松解决,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敢想,敢问,勇与交流。

在总结提升巩固环节依然借助平台上的学习单,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三,将所学知识解比例应用到生活中。

(四)平台应用于课后补缺

课后,借助智慧中小学APP 推送作业资源,开展课后练习。

如何在整班制集体教学中深度互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并通过评价实现因材施教,是传统线下教学一直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 。混合式学习提供了新的可能,就是通过智慧平台的“作业活动 ”板块去评价,从而促进混合式教与学的精准实施 。教师发送作业,学生可以在线完成并上传,教师在平台上批改和统计,学生可以在线查看并纠错,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情况以学定教,可根据作业反馈数据在群里分组讲评。

应用国家平台开展双师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借用国家平台名师资源减轻教师备课负担,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应用智慧中小学APP,课前自主学习,精准检测学情,课前作业素材课上使用,同时用名师资源开展跨学科教学,丰富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

三、启示与反思

本节课运用了国家平台的多版本课程视频进行教师备课,国家平台 APP 师生群作业反馈,精准分析学情,从已有经验引入课堂教学,帮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作业,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情。课前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视频也为上课提供了教学资源。引用国家平台名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质疑思考,导入新授课程。正是国家平台的这些功能的应用,使得教师备课既做到备教材,又兼顾备学生,让整个教学能做到有的放矢。

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发现问题并质疑探究,在自主合作中解决问题,归纳总结。让学习在课堂上真正发生。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我也是刚开始尝试,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是由于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前自主学习和名师高度凝练的教学问题,给了我放手的空间,课堂上我更多的是组织课堂教学,观察学生表现。而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了我继续尝试的动力,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

就本文的探讨来说,使用了三种教学方式做出研究与讨论,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发挥出智慧中小学教育平台的功能和资源,以此来尽可能的为学生改善学习方式与状态,以此来进一步地促进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四、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我将结合学校数字化建设的发展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深入研究中小学智慧平台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上扎实前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束夏梅 . 识字写字混合式教学应用研究策略——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例 [J]. 小学教学参考 , 2023(16):96-98.

[2] 袁晓雪 . 互联网 + 背景下的混合式高职英语教学模 式研究[J]. 文学教育(上),2017(5):134-135.

[3] 郭玉梅 .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25):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