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年级盲班班级管理

作者

况顺青 张正洪

云南省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第三中学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特殊教育的班级管理是特殊教育工作的关键,关注情感、学生参与,家校合作等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下面就我来对自己的班级管理经验做以下几点建议。

一、亲其道、信其师,施以爱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同样我们视障班级也存在“班班有本难念的经”;幸福的班级个个相似,不幸的班级各有各的不同”。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班级独特班风,而班风与班主任的作风密切相关。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如果没有师生间互相理解与信任,班主任工作就难以开展。甚至是难以取得效果。在学校,对于盲部的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都喜欢与我交流,沟通。他们乐于把他们的想法或者说对某件事的处理来和我分享,对于本班的学生来说,那就更加不言而喻了。班上学生对我的称呼各不相同:有的叫况妈,有的叫老班,唯有上学期新转到班上的两个插班生叫我:“况老师!”。对于两个插班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他们乐于分享班级或者是家里发生的事件,他们把自己融进了这个和谐友爱的班级体里。那对此,可能会有疑问,我们班新来的两个学生怎么会这么快就信我这个老师呢?

在我的工作日常中,我会利用班会课,平时的谈心,以及他们生病时我的陪伴,给他们买衣送药,陪他们输液等等,让他们感受到爱的陪伴。因此,建立师生间和谐关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把爱心与温暖送到孩子身上。有时一句暖心的话语,一次亲切的拥抱都是架起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用心、用眼去细腻观察,多角度多方位的去与视障孩子们接触、换位思考,去触摸孩子的心灵深处,从而成为孩子们的“知己”朋友,把准孩子们的脉搏,他们才会在老师面前敞开心扉。

二、赏识学生、耐心教育,善于表达期待,及时赞美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曾经细品过一本班级管理方面的书籍。书中提到:“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以避免让对方失望。”对于我们视力残疾的高段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和健全人一样,都希望被对方认可,甚至是领导的认可。由此可见:每个视障孩子都渴望成功,我们要耐心地去引导他们,去关注他们。

叶桐,女,今年 15 岁,13 岁时查出脑肿瘤,后就医手术。因肿瘤很大,压迫到了视神经,导致手术后视力渐渐丧失。2023 年 7 月,通过学校对视力残疾孩子的普遍调查时得知——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初入学的她,对学校环境不熟悉,盲文更是从来没有接触过。在我和她接触后发现她:性格胆小,不敢大声说话,甚至有种怕说错话,做错事。于是,我告诉她:“别怕,我们有缘才能聚在一起。要相信我们班是一个乐观向上、很团结的班级哦。”我每天都会抽出一小部分课余时间和她沟通,和她聊聊盲文的书写、点位的记法。从开始一天 4 个词组到慢慢地 10 个词组,我发现在我的鼓励之下她学得非常快。通过她的刻苦努力,她记所有语文盲文点位的时间只用了 2 个月,之后,我就教它盲文标调规则,分词连写。最终考上了昆明盲哑学校。对孩子的赞美、表扬,一定要及时,准确地送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好的学生也难免会有不足之处,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有自己的优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善于观察学生

的点滴进步,及时发现,及时表扬。

三、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在交谈中学会倾听视障孩子的心声

班主任一定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当我们要求学生做到时,我总是要求自己首先做到。对于高段的盲生来说,做不到的事就不说,说到就一定要做到。在处理班级事务时,我和学生之间总坚持“言行一致,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如果犯了“狼来了的故事”那就要接受相应的处罚。班上的李忠丽同学犯过类似的情况。情况是这样:李忠丽,女,今年16 岁,由于父母于 2018 年离异,她判给了母亲,母亲因为再婚,又再次生育了一个女儿,且长期在外打工,平时的放假、收假都无法接送。因她又是一个特别嘴馋的、有种厚脸皮、会像别人借钱去买吃的,而且只借不还。后来,我就告诉她:到做人要讲诚信,说到要做到时,一旦失信,你将失去朋友,失去老师的信任。

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做到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和她谈心,学会倾听她们的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被尊重也是学生的内心需要,是学生有所进步的内在动力。

四、关注高段盲生的青春期心理健康,学会用欣赏的目光静待花开

为了更好地支持特殊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家长应和学校共同共筑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要营造一个文新、和谐、积极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爱与支持。在家庭中,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倾听他们的心声,增进亲子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其次,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们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发现他们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负面情绪时,要及时给予关注和支持。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能力。第三,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多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增强他们的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第四,与学校、班主任保持密切联系,收假时及时反应孩子居家的情况,班主任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

师爱是一把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爱要面向每一个视障学生,无论是各个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还是某方面处境不利的学生,都需要这样的环境。要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果的喜悦,从而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要清楚地认识每一个孩子都会有他的优点和缺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而应该用爱的眼光去感化他们,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盲生发挥其长处,在适合的场合让他们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并给予肯定,尽力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