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究
何明艳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辽宁大连 116400
一、引言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多样化人才、满 足社会教育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民办高校在师 资队伍建设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相较于公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这在一定程 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潜力与教育质量提升。因此,深入探究适合民办高 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师资数量相对不足
随着民办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数量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师生比失衡使得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往往一位教师需要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反思、科研创新以及自身专业发展。例如,在一些民办本科院校,部分公共基础课教师甚至需要同时教授多个班级、不同专业的课程,难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
年龄结构失衡: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年龄分布特征。年轻教师大多是刚毕业不久的硕士或博士,他们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教学经验相对欠缺;而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公办高校退休的兼职教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精力有限,难以全身心投入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中年骨干教师相对匮乏,这使得师资队伍在传承教学经验、开展教学改革等方面缺乏中坚力量。
(三)师资稳定性较差
民办高校教师的流动性较大,师资队伍不稳定。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在薪酬待遇、福利保障等方面与公办高校存在差距,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许多教师将民办高校作为职业发展的跳板,一旦有机会就会跳槽到公办高校或其他待遇更好的单位。另一方面,民办高校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能面临较大的压力,如教学任务过重、科研要求过高且缺乏相应的支持等,这也导致部分教师选择离开。此外,一些兼职教师由于本身在原单位已有稳定的工作,在民办高校的教学工作对他们而言只是一种额外的收入来源,所以一旦时间或精力冲突,就很容易放弃在民办高校的教学任务,进一步加剧了师资队伍的不稳定。
三、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探究
(一)优化人才引进策略
民办高校应突破传统的人才引进局限,除了在高校毕业生中招聘优秀硕士、博士外,还应积极从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高校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人才。例如,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企业中的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或全职教师,他们可以将企业的实践经验和案例带入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时,从其他高校引进退休的知名教授、学者,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
(二)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
民办高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和发展阶段,制定个性化的培训计划。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技巧、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对于在职教师,定期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学术交流活动、研究生课程进修等,不断提升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例如,每学期组织教师参加教学方法改革培训,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学,介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鼓励教师参加线上线下结合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拓宽学术视野。
(三)完善激励与保障体系
建立多元化激励机制:民办高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物质激励方面,除了提高薪酬待遇外,还应设立教学成果奖、科研优秀奖、优秀教师奖等多种奖项,对在教学、科研、师德师风等方面表现突出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精神激励方面,通过表彰大会、校内媒体报道等方式,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树立榜样形象,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例如,每年评选一次“教学名师”“科研标兵”,给予丰厚的奖金和荣誉证书,并在校园网、校报等媒体上进行专题报道;对于长期从事教学工作且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师,授予“功勋教师”称号,享受特殊津贴和待遇。
完善福利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福利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的生活质量和工作安全感。在社会保险方面,确保教师享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在住房保障方面,除了提供住房补贴外,还可以探索建设教师公寓或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推出团购住房等举措,解决教师的住房问题;在退休保障方面,建立合理的退休金制度,让教师能够安心工作,不用担心退休后的生活。例如,为教师购买补充商业保险,提高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额度;制定教师住房分配方案,根据教师的职称、工龄等因素确定住房面积和租金标准;设立教师退休协会,关心退休教师的生活和健康,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优化职称评定制度:民办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优化职称评定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标准,注重教学业绩、科研成果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避免单纯以论文、学历等作为评定依据。同时,增加职称评定的次数和名额比例,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例如,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指导学生实践创新成果等纳入职称评定指标体系;设立校内职称评定委员会,负责制定评定标准和组织评定工作,确保评定过程公平公正;对于在教学一线表现优秀但科研相对较弱的教师,设立“教学型教授”“实践型副教授”等特殊职称岗位,拓宽他们的职业发展道路。
(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
倡导尊师重教文化:民办高校要倡导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尊重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信任教师的工作能力。学校管理层应经常与教师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教师感受到尊重和重视。例如,在教师节等重要节日组织庆祝活动,表彰优秀教师;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的需求和困惑,及时解决问题。
培育团队合作文化:培育团队合作文化,促进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交流。通过组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课题研究等团队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评课,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例如,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每周安排一位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其他教师参与听课和评课;设立团队教学成果奖,对在团队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团队给予奖励。
营造学术自由文化:营造学术自由文化,鼓励教师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学校应宽容失败,为教师提供宽松的学术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开展教学研究和学术探讨。例如,设立学术创新基金,支持教师开展前沿性、探索性的学术研究项目;举办学术沙龙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
五、结语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民办高校自身要深刻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通过优化人才引进策略、加强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完善激励与保障体系以及营造良好校园文化等路径,不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同时,政府应加大对民办高校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为其师资队伍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提高民办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潘懋元 , 鲍嵘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未来展望 [J]. 高等教育研究 ,2019,40(07):1 - 8.
[2] 刘莉莉 . 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D].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3] 李雄鹰 , 张弛 . 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对全国 21 所新建本科院校的调查分析 [J]. 现代大学教育 ,2016(03):88 - 95.
[4] 张剑波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师范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析[J]. 教师教育研究 ,2016,28(01):83 - 88.
作者简介:何明艳(1979-02),女,汉族,籍贯:辽宁省沈阳市,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学位,单位:,助理研究员职称,研究方向:高等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