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唤醒与文化浸润
郑琳琳
福建省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教育集团交通路校区 350004
语文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要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立文化自信”,强调文化教育与情感教育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一、借助课文朗读,初探文化感知情感
朗读是发生的阅读,是声音、文字与情感交融的阅读,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通过声音传递文字的情感,初步了解文章中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有声阅读初步感知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要抒发的思想与情感。朗读同样也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唤醒个人情感,深入体验文本中的情感波动,从而收获丰富的情感体验,得到文化熏陶。
以《慈母情深》阅读教学为例,这一篇描写母爱的文学作品,课文紧扣“情”立意,通过平实的语言,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记叙了母亲在极其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不顾别人劝阻毅然拿钱给“我”买书的故事。为了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作者在文字中传递出对母亲的敬爱之情,老师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在大声朗读中通过作者笔下对环境、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致描写,脑海中浮现出一位辛劳、瘦弱、慈爱的母亲形象,感知字里行间深厚的慈母之情,初步理解中国的“孝文化”,将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升华为要孝顺母亲层面,理解传统文化,形成文化自信。[1]
二、创设教学情境,领略文化唤醒情感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单纯依靠文字描述难以形成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影响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利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情境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场景,用情境来引发学生情感态度体验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够起到情感唤醒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透过文字表面领会背后的文化内涵。
古诗词不仅具有韵律美、意境美,更兼有情感美与文化美,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稚子弄冰》古诗教学为例,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古诗中恰到好处的词语充分体现出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古诗学习中形成感同身受的情感体验,老师可以结合古诗内容创设生活情境,拉近古代与现代的时空距离,用穿越时空的对话为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内心情感,领略到古诗中语言文字的魅力。老师为学生展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冰上运动或游戏,如滑冰、打冰球,打屋檐的冰挂等等,激发学生对冰上嬉戏的浓厚兴趣,用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儿童在冰上游戏中的天真快乐,对古诗中描写的古代儿童的游戏充满强烈的探究欲,进而走进古诗中与稚子拥有感同身受的愉悦情感体验,题目中一个“弄”字精准表达出稚子的动作,诗句中动词的灵巧运用以及句尾的韵脚,让学生在理解古诗内容基础上,真切感受到古诗词中的文化美、意境美,形成文化自信。[2]
三、指导重点剖析,品味文化升华情感
文字是思维与情感的载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从浅层阅读走向深度阅读,不仅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也要能够通过对文章中重点词句分析揣摩,牢牢把握文章思想主旨,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同步完成文化积淀,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与人文素养。以《落花生》阅读教学为例,这是一篇叙事散文,着重讲解了花生收获季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巧妙传递出“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人生哲理。学生在阅读中很容易梳理出文章中讲述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件事,不会主动想到作者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表面上是写花生,其实是讲述做人的道理。因此,老师引入问题驱动教学法,用问题引出质疑,引发学生对重点词句的深入揣摩,推动学生透过文字表象去感受作者精巧构思和高超的写作技巧。老师在书写题目时特意放大“落”字,引发学生对“落花生”中的“落”字产生质疑,文章题目为什么不直接写“花生”,“落”字是否有特殊意义?文章中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段话是想要表达什么意思?是仅仅说花生吗?学生结合问题对重点词句深度探究,从感知父亲对花生的赞扬,到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与文章作者形成情感共鸣,得到思想与情感熏陶,更透过语言文字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收获文化积淀。
总结:
小学语文以阅读为路径对学生实施文化渗透和情感熏陶,用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多种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世界,在文化熏陶和情感体验中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学超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唤醒与文化浸润——评《语文润心——小学阅读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 语文建设,2025,(06):82.
[2] 孙美晶 . 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J]. 学生·家长·社会 .2025(0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