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策略探微

作者

邵晓飞

腾越建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引言: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高层房屋建筑已逐渐成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显著标识。但高层房屋建筑施工工作通常面临着复杂的作业环境,同时也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若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疏漏,就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怎样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基础上,切实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已成为当前建筑行业重点关注的核心问题。对施工安全风险开展系统性的研究与管理工作,不仅与工程最终的质量以及施工进度紧密相关,更对社会公共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

一、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主要特征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展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特点,对这些特征开展系统分析,不仅能为风险识别工作提供助力,还能为后续开展管理与控制工作提供关键参考依据。

1. 施工环境复杂性与风险多样化

高层建筑施工场景多处于人口密度较大的城市区域,该区域周边交通流量大、地质条件复杂,且施工可用场地较为有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的难度有所上升。施工进程中涵盖土建、钢结构搭建、机电设备安装等多道作业工序,风险来源类型丰富,既包含高处坠落、物体撞击等传统类型的安全隐患,还存在脚手架稳固性不足、起重设备故障,以及高温、强风等外部环境条件引发的不确定风险。

2. 技术工序繁多与管理协调难度

高层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各技术环节之间的衔接关联紧密,若某一环节出现偏差问题,就可能引发连锁性风险。混凝土浇灌、钢筋捆扎、电气设施安装等专业工种需在有限的空间内开展交叉作业,不同工序在衔接过程中稍有疏忽,便可能滋生安全隐患。另外,参与施工的人员数量较多,且人员专业背景存在差异,管理者在施工调度、工序规划以及安全监督等工作中需投入大量精力。

3. 高处作业频繁与事故后果严重

高层建筑施工的突出特点是高处作业频次高,塔吊安装、外墙施工、玻璃幕墙装配等作业均需在高空环境中进行。一旦安全防护措施存在漏洞,就极易发生坠落事故,且这类事故一旦发生,通常会造成严重后果,涉及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在此过程中,高处作业伴随的风力干扰、温度波动以及材料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会进一步加大施工风险。由于高层建筑工程规模庞大,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也更为严重,如火灾、建筑物坍塌等,这些灾害会对社会公共安全以及施工企业的声誉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二、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关键策略

高层建筑施工风险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需要从组织架构、技术应用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构建全方位、全流程的安全控制体系。

1. 健全组织管理体系与责任落实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是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要素。首先,要搭建层级清晰、职责明确的安全管理框架,从项目经理到各工种负责人,都需承担对应的安全管理责任。通过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构建纵向覆盖各个层级、横向涉及各个领域的管理网络,确保每一项施工活动都有专人负责执行与监督。同时,要严格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目标纳入绩效考核范畴,激发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的责任意识。

2. 强化技术手段与施工过程控制

现代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会运用大量机械设备与新型工艺,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保障施工安全。借助信息化平台与智能监测系统,对塔吊运行状态、脚手架承载情况、混凝土浇筑过程等关键环节实施实时监控,可及时察觉隐患并发出预警。同时,要重视施工工序的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安全规范要求。针对高处作业、深基坑作业、起重吊装等风险较高的环节,要重点配备安全防护措施,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 完善制度建设与人员培训教育

制度建设是保障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长效开展的基础。应建立并完善安全检查制度、隐患排查制度以及事故追责制度,形成常态化的管理机制。同时,要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力度,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开展技术培训以及进行案例分析,让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并且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提升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路径探索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不仅需要依靠科学的管理策略,还需通过创新路径持续探索,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向系统化、智能化以及长效化方向发展。

1. 推进信息化建设与智能化应用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应充分运用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通过搭建施工安全管理平台,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可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快速采取应对措施。应用物联网传感器对塔吊运行参数、脚手架受力情况以及环境参数进行监测,能够构建动态风险预警机制。无人机巡检、BIM 技术建模等手段,还可对施工流程进行可视化管理,有助于提前发现问题并优化资源配置。

2. 构建多方协同机制与监管联动

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涉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多个主体,仅依靠单一主体的力量难以全面应对复杂的风险问题。因此,需要构建跨部门、多层级的协同机制,推动安全管理工作形成合力。通过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施工数据、隐患排查结果以及事故警示案例能够在各主体之间及时传递,从而提高风险防控的整体效率。同时,加强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之间的联动,建立日常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模式,在外部监督压力与内部管理动力的双重作用下,促使施工企业不断完善自身安全管理体系。

3. 注重文化培育与人才队伍建设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除了依靠制度与技术支持,还需要长期培育安全文化。施工企业应将安全理念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与员工培训过程中,让每一位从业人员都树立“安全第一”的价值观念。通过案例教育、经验交流以及事故反思等方式,引导员工主动发现施工中的隐患并采取防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强高素质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工作,组建一支既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又拥有管理经验的人才队伍,为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结语:

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具有系统性与复杂性,既要深入理解风险特征,又要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更需要探索长效的提升路径。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加强技术控制、健全制度与培训工作,并借助信息化技术与多方协同机制,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安全文化的培育与人才队伍的建设,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协作、持续优化管理措施,才能真正实现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与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高 鸿 庆 . 高 层 房 屋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安 全 风 险 管 理 策 略 [J]. 砖瓦 ,2022,(01):98-99.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2.01.004.

[2] 高 黄 河 . 高 层 房 屋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安 全 风 险 管 理 策 略 [J]. 居舍 ,2022,(09):133-135+138.

[3] 陈 锁 . 高 层 房 屋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安 全 风 险 的 管 理 策 略 [J]. 居业 ,2025,(06):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