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作者

卞巧娟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城关第二小学 741300

当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心理状况各有不同,以往的班级统一化管理方式很难适应每个学生个体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家庭教育背景、社会大环境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造成学生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及交友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这时把核心素养的理念融入班级管理中,既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营造班级和谐环境的重要途径。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价值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注重学生知能品心与思维发展,在日常管理时,班主任既在意学生学业成绩、上课状态,又关心其行为养成、社会交往、情绪掌控、价值观念塑造。通过制订合理班规、举办多种活动并促使学生参与班级事务,班主任可以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责任承担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机会。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个人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提升班级管理科学性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班级管理追求科学性、系统性、精确性,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之中,依照学生的行为特点、学习情况及其心理需求加以分析,制订出顺应学生发展规律的管理计划,达成班级秩序与个体发展目标的和谐共生[1]。科学化管理不仅在于制度设计是否合理,还体现于管理手段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上,班主任通过数据搜集、行为记录以及定期评定,即可知晓班级的总体运作情形和各学生的个体差别。进而开展对症下药般的干预活动,科学化的管理注重对过程的监管并给予效果反馈,这样就能令班主任及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调控。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建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以学生的成长为核心,要把学生的知识能力、品格素养、思维能力作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制度规划、班级活动安排、日常指导中都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承担责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班级管理理念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通过尊重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内在动力并给予学生合适帮助,使得班级管理做到维持秩序又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助力学生在遵纪守法的同时增长才干,为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小学班主任在制定班规和班级目标时,把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责任这些方面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项标准,在班级会议上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并制定班规,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来。班主任在平常的学习和活动上注意到每个学生的差异,给不同兴趣和能力的学生安排不同的任务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己的学习和班级事务中。这样的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使得学生在遵照规范的前提下更加具备自主、合作与责任的精神,在班级秩序和学生素质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二)开展多元化的班级活动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应该开展多样化的班级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格魅力,这包括学科拓展和知识竞赛,而且包含团队协作、社会实习和创新探索等层面的内容。各类活动的设计能让学生在互动与实践当中培育交流技能、团结协作意识、创新能力以及担当精神。班主任在安排活动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自我加入和角色体验,让每个孩子都在活动中展现自己的长处,发掘隐藏的能力。多种类的班级活动可以丰富校园生活,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实践平台,实现管理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例如,小学班主任定期组织主题班会、团队合作游戏和环保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合作、担当、解决问题。活动中,班主任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分工合作,再通过表演和组内展示来练习语言表达,增强创新。班主任依据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等设置多样化的活动,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从而发挥所长。这样多样的活动不但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创新能力意识,使班务管理与个人修养同步推进。

(三)实施分层管理与个性化指导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班主任要依照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水平以及学习兴趣开展分层管理,并执行个性化指导。借助对管理层级的科学划分以及实行差异化的管理举措,班主任能兼顾班级整体秩序和个体发展需求。班主任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方法和心理状况展开个性化指导,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合适的发展机遇 [2]。班主任还要凭借观察、记录、剖析学生的种种表现来动态调整管理策略,做到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性、责任心、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这些核心素养方面实现持续提升,进而促使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实现同步发展。

例如,小学班主任按照学习能力、行为习惯、性格特点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针对这些组群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指导方案。对自律意识强的那些学生就给予更多的自由去自我管理和实践;对于需要帮助的同学,加强监督和个别辅导。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根据小组表现和个人不同需求调整管理手段,提供个性化反馈信息。这种方法既能确保班级秩序,又能适应学生差异,促进学生自主意识提升,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能力,实现班级管理与核心素养培养相结合。

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开展各种行动、实施分层次管理和个性化辅导、运用信息技术等多样化手段,实现班级秩序建设和学生素养提升。班主任要面对未来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自主性、责任心、协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并且利用数字技术来改善管理过程及评价办法。经过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在实践之中不断进行尝试,使班级管理变得更加合理、灵活和有效率,全方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小学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及学生们终身进步打下扎实根基。

参考文献:

[1] 侯利敏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J]. 新校园 ,2025,(06):80-81.

[2] 刘雪梅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J]. 小学生 ( 上旬刊 ),2025,(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