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牟敏

云阳县路阳镇中心幼儿园 重庆云阳 404528

前言:

绘本是幼儿早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下,可以将知识与情感传递给幼儿,激发幼儿主动阅读欲望,促进想象力与创造力发展。所以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需要选择适合的绘本资源,采取多样化阅读活动组织形式,调动幼儿阅读兴趣,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认知能力。

一、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力的意义

(一)丰富想象素材

绘本中包含丰富多样的故事、角色形象以及场景等,能够让幼儿产生无尽的想象。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存在会说话的兔子、变大变小的爱丽丝等元素,而在奇特内容的吸引下,能够将幼儿带入到充满新奇元素的世界中,让幼儿在头脑中构建出冒险仙境,想象自己跟随爱丽丝在魔幻的世界中不断探险。另外绘本中的文字描述也具有较强的启发性特点,可以引导幼儿进行想象,不断丰富想象内容[1]。

(二)拓展想象空间

绘本中的画面具有开放性、暗示性等特点,不会将所有的细节完全的展现在幼儿面前,而这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广阔的想象空间。幼儿可以从自身已有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入手,不断对画面进行补充,想象背后的故事与情节。如在阅读无字绘本时需要幼儿完全依靠自身想象力解读画面,构建出完整的故事脉络,而这也对幼儿的想象力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加之幼儿的理解与想象存在差异,即便面对同一个绘本,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能够实现丰富幼儿想象空间目标,为幼儿思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促进理解创造

幼儿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好的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抽象化的概念等。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将绘本中的文字、画面等转变成为生动的形象,做好情境创设工作,让幼儿通过参与情境理解绘本中的情感与意义。如阅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时,具备丰富想象力的幼儿能够想象出爷爷怎样将旧毯子转变成为各类新奇的东西等,进而理解故事中的思想情感与智慧。另外培养幼儿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幼儿对绘本的创造欲望,结合自身对绘本的理解与想象,尝试进行改编与续写,将自己的想象借助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出来。

二、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筛选绘本资源

1. 贴合幼儿年龄特点

为保障绘本阅读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做好绘本资源选择工作。一是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期阶段,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可以选择画面简洁、色彩比较鲜艳的绘本,如《小熊宝宝》系列绘本,让幼儿通过绘本了解基本生活常识。二是中班幼儿经过前期阶段的学习,认知能力有了明显提升,对故事的理解与接受能力逐渐增强,所以教师可以选择故事性较强的绘本,如《好饿的小蛇》等,利用趣味性、充满悬念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促进想象力发展。三是大班幼儿正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不断过渡阶段,对事物的理解较为深刻,所以教师可以选择能够引发幼儿思考的绘本,如《我爸爸》《我妈妈》等,以此来引发幼儿对亲情的思考,培养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 [2]。

2. 迎合幼儿兴趣喜好

在筛选绘本资源前教师需要提前掌握幼儿兴趣点,以此作为绘本选择的依据。首先,仔细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幼儿的兴趣与爱好。如一些幼儿对动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可以选择《可爱的动物宝宝》等以动物为主题的绘本,让幼儿在阅读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特点等。或是发现有幼儿对自然有着浓厚兴趣时,可以选择《大自然的秘密》等科普类绘本,以此来满足幼儿对自然世界的探究欲望。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与幼儿沟通,询问其所喜欢的故事类型、角色等,根据幼儿的反馈选择绘本。

3. 兼顾幼儿认知水平

认知水平是绘本选择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教师需要从幼儿认知发展阶段特点出发,选择难度适宜的绘本资源。如面对认知水平相对较低的幼儿,应当保障绘本内容是简单易懂的,避免因情节过于复杂、概念较为抽象等因素影响到幼儿对绘本的理解。面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可以选择具有挑战性的绘本,利用包含简单推理与判断的绘本,激发幼儿想象力,促进思维发展。此外还需要从幼儿语言发展水平出发,确保绘本选择的合理性。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幼儿来讲,可以选择文字简洁、句式比较简单的绘本,利用绘本帮助幼儿积累词汇,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选择文字较为丰富、具有一定内涵的绘本,以此来强化幼儿的语言素养。

4. 挖掘绘本教育价值

只有深入挖掘出绘本的教育价值,才能保障绘本阅读活动顺利开展,实现提高活动质量目标。所以在绘本选择中需要针对绘本内容进行研究,找出其中所涉及到的教育元素,如情感元素、品德教育等。如阅读《猜猜我有多爱你》时可以引导幼儿感受亲子之间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在阅读《大卫·不可以》时需要帮助幼儿正确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逐渐形成规则意识。此外还可以将绘本与其他教学活动融合,做好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如可以将《一寸虫》与数学教学活动结合,让幼儿在阅读绘本中掌握测量方法,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识。或是可以将《花格子大象艾玛》与美术教育活动结合,要求幼儿在阅读完绘本后模仿艾玛的花格子图案进行创作。

5. 实施绘本创作、改编

在幼儿园中想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需要鼓励幼儿参与到绘本创作与改编活动中,发挥教师引导作用,要求幼儿从自身已有生活经验与想象出发,创作出简单的绘本。如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绘画工具、材料等,要求幼儿自行绘制相应的画面,随后增加简单的文字、符号等,完成故事内容记录。虽然幼儿所创作的绘本存在画面精美度不高、故事完整性不足等问题,但却是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表现,需要教师给予充足的认可与支持。此外还需要引导幼儿从已有绘本出发,布置绘本改编任务,如要求幼儿尝试改编故事的结局、增加新的角色与情节等,以此来帮助幼儿保持学习动力。在阅读完《小红帽》以后,可以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小红帽在去外婆家的路上没有遇到大灰狼,故事会怎样发展呢?通过鼓励幼儿进行充分的想象,在故事改编中增加自己喜欢的元素,能够有效提升绘本阅读教学深度与趣味性,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将自己的想象转变成为具体的作品,不断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创新活动形式

一是故事表演。故事表演作为幼儿比较喜欢的阅读形式,能够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在参与活动中理解绘本内容。如为幼儿提供《三只小猪》等,要求幼儿将绘本故事转变成为短剧,在班级中进行表演。为提升表演效果,幼儿需要深入了解故事内容,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等,不仅可以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等。

二是绘本剧。作为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阅读活动形式,主要是将绘本故事以戏剧形式展现出来,在表演中融入音乐、舞蹈等不同艺术元素。所以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共同创作绘本剧,确保幼儿能够参与到各环节中。在创作中幼儿需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完成故事创作与演绎,而这一过程能够激发幼儿创造力,让幼儿对绘本阅读保持浓厚的兴趣。

三是开展亲子阅读与家园合作活动,在幼儿园中形成良好阅读氛围,以此来促进幼儿想象力发展。如定期开展亲子阅读活动,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绘本,借助故事创编等活动,共同完成故事构思,制作出相应的画面,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培养想象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四是创意绘画。作为绘本阅读的延伸活动,创意绘画对培养幼儿想象力有着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在幼儿阅读完绘本以后,引导幼儿从绘本内容出发,尝试完成创意绘画。如阅读完《彩虹色的花》以后,可以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彩虹花、彩虹花可能帮助的其他动物等。在阅读完《爷爷一定有办法》后可以要求幼儿画出爷爷能够将旧毯子变成哪些奇妙的东西。通过开展创意绘画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深入理解绘本内容,使用绘画将自己的想象直观展现出来,不仅可以促进想象力发展,同时也可以强化艺术表现能力。

五是开展家园合作活动。为保障家园合作的顺利开展,需要从营造良好家园阅读环境出发,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确保绘本阅读活动有序开展,为幼儿想象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所以幼儿园可以借助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宣传绘本阅读的意义,帮助家长学会选择绘本,主动与孩子一起阅读。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设置适合阅读的场所,提供丰富多样的绘本,营造出温馨的阅读环境,每天与幼儿一起阅读绘本,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三)提升指导能力

一是为保障绘本阅读教学顺利开展,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将幼儿带入到活动中,提升绘本阅读效果。所以幼儿园需要定期组织教师参与绘本阅读教学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活动。在培训内容方面需要从幼儿想象力发展特点、绘本阅读教学方法等出发,借助培训确保教师能够了解幼儿想象力发展情况,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对绘本的分析与解读能力,指导幼儿参与绘本阅读活动。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参与到绘本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了解其他教师在开展绘本阅读教学中的表现,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秀经验,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二是在指导过程中可以运用提问方式激活幼儿思维,为幼儿的想象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阅读前可以使用问题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封面、封底等,猜测绘本的主题与内容。在阅读中可以引入启发性问题,在引发幼儿想象与思考的同时产生继续阅读欲望。在阅读结束以后可以组织幼儿之间进行合作探究,交流自己对绘本的理解、感受,以此来促进幼儿的思想碰撞。

三是发挥引导策略作用。课堂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针对绘本中的画面细节进行研究,以此来理解故事内容,激发想象力。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狐狸的表情、动作与母鸡萝丝周围的环境,随后想象狐狸可能出现的行动与母鸡的应对方法等。最后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感受故事中的情节,提升情感体验与想象力[3]。

四是实施反馈策略。教师需要从幼儿的表现出发,及时提供反馈结果,在肯定幼儿积极表现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的想法。利用积极的反馈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进而可以产生继续学习自信心。对于幼儿存在的不足,教师应当保持充足的耐心,做好指导与启发工作,帮助幼儿及时改正问题。此外还可以实施互评与自评方法,帮助幼儿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主动学习其他同伴的优点,实现共同成长目标。

(四)实践案例分析

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素材,旨在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一是确定活动目标。首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初步了解故事内容。其次,鼓励幼儿充分想象,猜测母鸡萝丝在散步中可能发生的趣味性情节。最后,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清晰连贯的语言阐述想象的故事。二是丰富活动过程。第一,在活动开始阶段中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上的动物形象,并提出问题:你认为母鸡萝丝与狐狸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利用问题能够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产生主动阅读欲望。随后可以展示绘本内容,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情节,重点针对母鸡萝丝的表情、动作、狐狸的一系列滑稽行为等进行分析。在讲述阶段中还需要适时提出问题:狐狸又会想出哪些坏主意呢?母鸡萝丝是否会发现狐狸呢?在问题的启发下,能够激发幼儿思考欲望,进行深度想象。第二,在阅读活动结束以后,可以组织幼儿参与探讨分享活动,表达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阐述故事中的趣味环节。同时教师还需要重视培养幼儿想象力,尝试为故事创编新的结局或是可以增加新的情节等。因绘本画面简洁明了、情节生动有趣,能够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想象与思考空间。且利用充满冲突与意外的情节,可以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不断猜测与想象后面的故事,促使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与理解,不断补充与完善故事内容。教师也要做好指导工作,利用启发性问题激发幼儿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拓展思维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绘本阅读活动中培养幼儿想象力对幼儿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所以在幼儿园绘本阅读中,需要从合理筛选适合的绘本资源出发,采取多样化活动形式,不断提升教师指导能力,保障绘本阅读活动高效开展,确保幼儿想象力的快速发展,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 仲燕 . 幼儿想象力提升同绘本阅读关系探究——在幼儿绘本情境阅读分享中成长[J]. 儿童绘本 , 2023,(23):16-18.

[2] 汪小丽 ." 绘本阅读 " 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 [J]. 读写算 , 2023,(31):119-121.

[3] 王玲 . 幼儿园绘本阅读的多元策略 [J].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10):4-6.